全部
资料库
会员库
搜 索
刘思毅对话梁宁:扎根时代,要面向有限性持续成长。
群响刘思毅
2024-12-22
十分荣幸、胆战心惊、颤颤巍巍地邀请到了亲爱的梁宁老师,和我一起对谈。

她是商业思考者,做了得到 APP 课程产品思维 30 讲,增长思维 30 讲,超过 500 万人学习,是诸多企业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的必修课,我的读者应该没有人不知道梁宁老师吧哈哈。

这是我准备的采访提纲:

Part 1,何以为梁宁。

谁是梁宁,梁宁是谁?

为什么梁宁会走上一个时代观察者的道路?

为啥梁宁突然之间就火了?

Part 2,我们与呼啸而过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我们中国互联网,经历的不同几个阶段,在梁宁眼里,是怎样的阶段划分?

梁宁现在在做什么,未来想做什么?

Part 3,论中国互联网的几极,说说八卦与偏见。

移动互联网的各个城市的味道是怎样的?

小红书是怎样的存在?

AI 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喜欢这个世界,就用采访来看见更多,2025 年的刘思毅要泥石流访谈更多我爱的人类。

我们三个小时的访谈内容,非常长,非常跨时代的信息,我忍痛精选了一部分,欢迎耐心阅读。对谈完整版近三万字逐字稿我放在文末了。

开始。

Part 1,何以为梁宁。


一、我非常受宠若惊,为什么你愿意接受我的访谈邀请?


梁宁:我如果人生愿意为一件事而战,那就是多样性。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人类,我最怕的事情就是无聊,我想和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去接触。

本来我就很喜欢你,因为我觉得你经常说的 IP ,就是我的电子朋友。

基本上我翻一翻就能感受到哪个 IP 会红,你看到这个人是不是有趣?你愿意不愿意再看他?比如说身边有一个刘思毅这样的人我会很开心。

你的那种情绪满格的泥石流风格,可能是每个人身边都希望有的一个电子朋友,你是很难得的。

刘思毅:我读你的文章很久了,我发现你一直和年轻人同频,同时代北京的前辈他们可能已经不懂,或者他们不愿意懂了。

但是我们视频号直播作为直播这个媒介,真的需要这样,不是因为发疯,是因为它就是一种媒介。

梁宁:你上大学的时候是这样吗?

刘思毅:好像也是这样。但大学没有这么放浪。高中的时候是乖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大学就变得更放浪,创业就变得更加放浪了,我不知道为什么。

梁宁:那你从原来的那个状态一下子变成了这样,你改变的点是在哪个?

刘思毅:我当时在北大有过报复性的躺平,当时我觉得四川省前 37 名是满怀憧憬,觉得北大一定像哈佛耶鲁那么洋气。不是那种报道当天要去领铺盖,要去买水壶的北大。

结果到了北大,我一整个崩塌。

为什么北大是这样的?不是天堂吗?感觉比我家还要人间?这是我的第一个反应,之后就变成了原来北大的人这么强,有很多人智商真的远远明确的比我高。

我就自卑,GPA 就很低,我很努力但是我没有办法让 GPA 提得更高,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就有过两年当猪的人生。

梁宁:你的 MBTI 是什么?

刘思毅:ENFP。

梁宁:跟我猜的差不多,我所有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是非常典型的 INTJ 人。 I 人一对一的时候是可以的。但是一大桌 10 个人吃饭,对我来讲是能不去就不去。

刘思毅:但是我读你这本书有很多都是饭局逻辑,你也是很多很多饭局的参与者和观察者。作为  I  人你怎么会被邀请到饭桌上?

梁宁:我有个词叫生态位。现在这本《真需求》是产品思维,还有半本。我本来是想一口气写 6 个模块,结果太厚了。第一个就是生态位。

我们要盘资源,看市场,但是问题什么是市场?我来的之前和一个朋友在吃饭,他想做香料的这个产业链的一件事,

实际上你看用户需要香料是一件事,但是香料产业自身对你的需求和用户对你的需求,这是两种需求。

我在中关村,公司对我的需求就是一个正常打工人的需求,但独特的生态位就是我当时在中关村是个年轻女孩,大四就在联想实习。

前一段时间我在一个微信群里,有一堆今天所谓的大佬。我认识了他们已经二三十年,有一天我就忽然在想,我一直在这个群里从来都一句话不说,没有给他们贡献过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凭什么我留在这个群,他们难道不应该把我踢出去吗?

刘思毅:我以为你有智慧,你有案例,你是个观察者,你天天给他们当参谋,你是时代的一个参与者,因此你就认识那些大佬了。我以为是这样的逻辑。

梁宁:我觉得可能是有点反过来。就是因为我一直都不太搭理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跟我在一起很安全,因为我从不消费他们。

我在这本书里说过一个叫词做熟悉感,是一种很强大的信息包。比如说他们这群人要想再找一个已经认识了这么久,很熟悉的人是很难的。后来我就问过一个朋友为什么不把我踢出去呢?

他们说你要是不在,我们在群里吵架还有什么意思。

思毅:你是群内唯一的一个女生吗?

梁宁:对。我过去 20 年反复出现的一个局面,一桌饭可能只有我一个女生,一次开会只有我一个女生,包括前两天 AI 的那个大会,几十场分享只有我一个女生,我以前没有太注意过这件事儿,当年在中关村也就是莫名认识了一大堆人,大家就经常拉我吃饭。

当时我什么都不懂, 20 年后或许我还懂了点什么东西,但是当年的我是真真实实的什么都不懂,为什么要叫我吃饭呢?

后来有一天我就在想,当年我在中关村,我是唯一一个漂亮妹妹。你就会发现年轻女生是有红利的,就像咖啡的那一勺糖。

思毅:我冒着被女性主义干死的风险说,年轻女生的红利本身就是父权社会之下的被物化,凭什么女生要接受这种红利?我们应该反抗这个红利,并且不屑于这个红利。梁宁怎么看这个问题?

梁宁:你是一个年轻女孩,别人去照顾你,你就接受照顾,从而让变得更软弱,还是说你是一个年轻女生,你有了更多听别人说话的机会?

在我的书里我会讲一个词叫信息环境和决策模型,比如说我很愿意和你聊天,因为你代表着和原来不一样的信息环境,你这个人出现在我面前不单纯是你的语言,就是你整个人,你的着装、你的发型对我来讲都是信息。

我有了一个中关村的信息环境,所以他们愿意邀请我。


二、梁宁是谁?请你介绍下你自己的过往。


梁宁:95 年我在联想,中关村最大的公案就是倪柳之争,就是柳传志和倪光南之争。我是跟着倪老师的,我是一线全场。在二零零几年,他们介绍我就是中关村的骨灰级火化石。我当骨灰级活化师已经当了 20 年了,我在 95 年在联想的时候研究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华为。

当时华为还是一家小企业,我们当时拿到入网许可证的时间比华为还要早一个月,当时中南海的交换机用的是联想的,我当时是总经理助理。
刘思毅:凭什么你可以当总经理?

梁宁:因为我长得好看。我说其他原因,你信吗?我说我智商高有意义吗?
刘思毅:那长得好看的女生在当年会被欺负吗?

梁宁:不会,我在我这本书里专门说过,我在 23 岁就做到了联想事业部的副总, 24 岁我主持做了联想最核心的电子商务系统,当时在联想的时候,我年纪小,是一个女性,也不是名校,我身边上下左右全部都是清华的、中科院的等等。

但是我是 team leader,而且我觉得一切天经地义。我觉得就是我想明白了,所有人应该听我的。

刘思毅:为什么配得感这么强?

梁宁:倪柳之争我们的这个部门整体就被解散掉了,我是作为一个小孩被发落到了新产品部的部门,新产品部就是研究市场,看到市场有什么需求我们可以代理。96 年我就给联想总办写了一个报告。

直到今天我还挺高挺得意的,报告的题目就是互联网浪潮要开始了,我们应该下场。


刘思毅:那不仅是长得好看了,还是有前瞻性的智慧女神。

梁宁:当时那一场报汇报的结果就是联想决定代理解调器,联想的能力是代理硬件、销售硬件,

97 年的时候,大概因为这个产品太小,根本不值得开一个新部门,就直接放到我们这个部门。 所以中国大概 70% 的调试解调器都是我们这个部门卖的,

逻辑上来讲,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上网的人都直接或者间接跟我有关系。

三、《真需求》这本书对你来说意味的是什么?


梁宁:人生的第一本书。

刘思毅:对于我们今天直播间的这些 90 年、 80 年的这些年轻的创业者来说,这本书可以怎么读、怎么用?

梁宁:我觉得我的这本书想谈的问题,和那个你刚才所说的我们大家都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这个商业世界,让能更好的活着。

我们人很容易陷入到一个是自大,第二个是恐慌,比如说我会被攻击,但是你能不能够产生对自我价值的笃定?

你能够很清楚的知道是谁需要你,以及比如说,那就是我的价值它到底成立不成立?

比如说你刚才说的如何我们做成交,在商业社会成交就是共识,大家用成交来表达共识,当然共识还有另外一个形态是关系。

在这个时候我们大家可能都会进入到了一个非常离散的个人的碎片化生存。你和你身边的人没有那么多、那么熟。

反而刘思毅变成了一个电子朋友,天天要通过刘思毅来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什么。

模式是这样的,就说我叫做天下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生意模式。

每当有人跟我讨论模式问题,我都会问他说,你的行业是什么?你的这个行业 30 年后还在不在?因为如果你的行业 30 年后没有了,那是不是最优的方法?就是赶紧换船。

刘思毅:越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赶紧跑路。

梁宁: 为什么我这本书叫做真需求?我想谈的是真需求和这三个词(价值、共识、模式)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想谈价值的时候,我们要看的是你交易对手的真需求。

因为如果对方没有需求,你就没有价值。否则你拥有的只是你的条件和成本,以及你的期望和妄念,只有对方有需求,你才有价值,这是第一。

第二个问题就是共识。比如我做了一个药,它可以治感冒,它有价值,因为它解决了问题,但是接着你要成为一个市场上畅销的药,那么你需要领导共识。

共识越大越难,但价值更大。

我们的共识就是你需要领导内部共识,比如你的团队对你做一件事,如果大家跟你不共识,每个人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消耗你。

接着如果客户不共识,客户就不会买单,不管对方怎么跟你讲,如果市场不共识,那这个时候你每做一步你就会发现收效很低。

比如有很多个社交的场域,刘思毅可能在这个场域对共识度就很高,到另外一个场域共识度就很低。

刘思毅:当我慢慢在变大的时候,我会发现我会遭受天打雷劈一样的非共识的、泥石流的、肮脏的,但是我这个泥石流也是因为这个泥石流包裹之下,我的这个岛屿又会特别坚固。

于是我的共识和非共识在打架,我再向前走,我要变大,应该怎么办呢?如果用这本书的模式来解群响这个非共识和共识的矛盾之争的话。

梁宁:所有的市场是从非共识到共识,我们到底领导的是什么?你领导了共识,但是你没有能力终结这个战争。

我举个例子,在 PC 时代,360 的战就是。杀毒软件有很多家, 360 一统天下。第一我需要有一个共识,就是所有的电脑都必须得装安全软件,接着第二个他用了一个方法,就是终结了这场战争,他一统天下,那他于是他就是王。

再比如说像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共识到共识的过程,就是知识付费,今天所有的 IP 都在用的这个套路,这个知识付费的这个心智是由罗振宇提出的。

2016 年、 17 年、 18 年这三年,罗振宇都在知识要不要付费的这件事情上,在艰难的和市场去碰撞。

他在那几年,也是被攻击的最重的几年,全中国被骂的最多的人。接着知识付费这件事如今变成了一个共识。是但他并不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并没有能力一统天下,拿到知识付费的全部市场。

刘思毅你创建的是一种独特的一种人格魅力。你要知道,体验来自预期,如果你的预期是 11 亿网民都爱你,那么你就一定会痛苦。

刘思毅:我就是想让公司变大,我发现我徒手扒了一条河,叫做年轻人的蹦迪式创业的河,于是就会招来对我染发、说脏话、单亲爸爸、打耳钉等非常多的谩骂,我承担这个代价,承担这个非共识对我的伤害。但是我还是想,此时此刻我要增长,怎么办?

梁宁:你这个点,就到了一个需要重新做模式设计的一个时间。

刘思毅:今天在创业 6 年的关口上,当我想要扩大人群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巨大艰难的一个重力,就是抵抗。

抵抗来自于我作为创始人的面相,或者能量,或者气场。也许中国像这样的人只有一千万个,我已经影响了 100 万个,已经到达了市场占有率的瓶颈的时候。

我现在到了浑浊的十字路口了,梁老师。

梁宁:整个互联网共用了一个同一个商业模式,叫用户数乘以 up 值。在我这本书里我有一个词叫用户人设。

得到的用户是有用户人设的,非常清晰的看出来,是中国一线城市的 60 后、 70 后,他们享受了中国城镇化的能量的提升带来的阶层的跃迁,并且第一桶金。

他们可能在体系内,或者在体系外,或者在大学,或者在医院,或者在各种稳定逻辑的,他们的事业线已经稳定,他们的家庭也已经稳定,但他们希望某种正向的读书的知识的这种正向能量的成长。

他们也非常接受罗振宇这样的卖相对他们的代表和嘴替,于是他们成为了得到的用户。他们可能是中国一线城市的这种掌握中国核心财富的新人群,他们就会基于这样的人设,持续需要认知的优越感。

优越感的反面就是我傻了,我不懂。你不想要这种我不懂我落后的感受,你就得跟上这个新的认知,你就得不断的学习,这是一种人。

群响的用户人设是什么?

刘思毅:群响的人设是今天中国非常辛苦的,尚未走上第一条就是创业之路,想要拿第一桶金的年轻人,这类人占50%。

还有一类人是和我同行的, 80 到 00 后的,已经在创业,他们可能团队只有一个人,一人公司或者 10 人公司或者 50 人。

我觉得我影响他们的点就是我代表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叫做我愿意创业,并且闭环为这个创业负责,我的销售,我的交付、我的流量,我拿到我人生中的第一个 100 万, 1, 000 万。

我觉得这类人就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没有平台机会,但是他还是想互联网加各行各业创业上山下乡的这类人。

梁宁:如果你不提供哪类内容,他们就会离开你?

刘思毅:不提供创业在场的这种能量和信息以及资源的流动。我们核心产品一个就是我们每年五场 3, 000 人的年轻人创业者的大聚会,我们两天一夜上课,这个流动了他们的商业机会,他们来找客户,流动了他们想要找操盘手挖人的机会,或者想要看看市面上的打法和方向,或者就纯粹就是感受能量。

梁宁:你就会发现人设和人设之间大家是相互排斥。

当你遇到了瓶颈,不单纯是你自己,而是说你所形成的这个圈子。那么在这个时候有可能是更多的,你要尝试更多的小刘思毅。

因为你要知道,中国的人太多了,就是无助的人。我在这本书里谈了一个词叫弱者道之用,因为强者永远不能够理解弱者的无助,尴尬,不好意思问,包括就是有一些等等这些东西。

越是弱者越需要一些,就是离他们不要那么遥远,我和你一起,我也知道你很痛。

我觉得大家需要的是一种彼此参照,而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爹味。

在这个时候就是我们需要你,我认为你是给大家提供了一种生活的参照,或者是一种生命的参照。

你觉得为什么脱口秀会这么火?为什么 talk show 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大家需要放松。因为比如说这种一本正经的,就是我穿这个西装好像精英一样的,在这我说老实话,我刷到赶紧刷走噢,好烦啊。

我需要的你的这种东西,给大家的感觉是一种放松和一种宣泄。某种程度你是一种商业的脱口秀。那就找到一群人一起讲脱口秀,这不是很好吗?


四、你在联想当了副总,为什么要跳槽?


梁宁:2000 年,联想给了我好多股票,奖励我当时做了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项目,我就不干了。

刘思毅:这是你人生的第一桶金吗?

梁宁:算第一桶金吧,够在北京买个房子。

刘思毅:为什么离开?

梁宁:就是年少轻狂。我觉得我是中关村最狂的妞。

刘思毅:那你去哪了?

梁宁:我就去追随倪光南老师,去做了芯片。当年芯片这个行业是天字第一号项目,我就觉得这种事情必须得我干。你知道我当时从联想离开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说,老板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能走呢?

接着就问我要去干嘛?你猜我怎么讲?我说等着在新闻上看我吧。

后来我就创业开了个小公司。做了一家旅游网站,全资卖给腾X了,我就可以退休了。我 2011 年把公司卖给腾X,连人一起被买进去,在腾X干了三年, 2014 年从腾X离开就退休了至今。

刘思毅:当时的交易机会是怎么开启的?为什么你能被腾X买?

梁宁:因为当时他们是要补充新能力,他们要扩张,自己人才梯队不够,就会在互联网上捞做的用户体验做的不错的团队。价钱便宜的话就可以收进来,就这么简单。

刘思毅:当时你因为这个事情财富自由了吗?自由程度是什么?

梁宁:至少可以退休。当时腾X投资并购部的一号位给我打了个电话,我们都没见面,他就说我看了你们的那个网站,我觉得你们用户体验不好。

我之前没有用过 QQ,我是因为腾X要找我,我紧急找人要了个 QQ 号,紧急加了一群人开始用。

哥们给我打个电话说我觉得你用户体验不好我只能怼回去。我说我觉得你们 QQ 用户体验也不好。

我就觉得这事就完了。因为你骂我了,我也骂回去了,我也没吃亏,以为就结束了。结果晚上就是快 12 点了,我上了一下 QQ,那个VP 就问我说我们用户体验哪里不好,我都惊了,他这么大的企业,就我吵架的时候说了一句话,结果对方居然会把我的话传递过去。

我就觉得我就慌了,他就很认真,他说到底什么地方不好?他说正好就是 QQ 总经理都在线,我们拉个群你说一下。

你知道就人就被怼到枪口上了,你最后你要不提出两条意见来,你这个脸往哪里搁?首先我说体验从预期开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用户?我在当时我的预期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体验跟我的预期不一致?我的落差感在哪里?就是一条一条说。

说完夜里 2 点了,我就问我说那个我是今天有什么事吗?你们这群人怎么夜里 2 点还不那个还不下班?他说不,我们天天都这样。

当时真的是就直接跪了,人家那么大的企业夜里 2 点,所有的人都在这个熬灯夜战的那个场景。这样的企业唯有献诚归顺。

五、在腾X的三年你做了什么?


梁宁:真的就是划水。待了三年,光机构调整了,就是一直在调整。

腾X的这样的一个组织文化,它是一家创新的公司,而不是执行力的公司。

没有成为张X龙,就是没有找到一个点可以做,你脚下的土壤一直都是流沙。好歹我要有一块坚实的土壤让我去生长。

刘思毅:张X龙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某音的张X楠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成为其中的那个优秀的故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大公司体制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梁宁:我会觉得在过去 20 年,我们中国人对两个东西过分看的太高了。一个叫结果,一个叫快乐。

好像你不快乐就不对,是小孩你就得笑,凭什么?

所有的情绪是平权的,你凭什么认为只有快乐是被许可的,不快乐的其他的东西都是不对的呢?我觉得就是因为我支持的事情就是多样性,

第二点,我家门口那花坛,我吃橘子把籽丢进去,第二年我突然发现那个橘子发芽了。我当时就觉得很吃惊,我觉得就是因为一颗橘子在北方它是不该发芽的。

他在一个没有未来的土壤里,他发了芽。他根本就没有长成一棵橘子树开花结果的机会。

我遇到的大量的情况是,一个创始人,它是一棵松树,他就自我指责说,为什么我不能长橘子,我是不是应该把我的松树砍一枝,嫁接一个橘子的枝,我就可以接橘子了。

接着又说,我为什么不能开玫瑰花?

他不能够接受的有限性。但接着是那个就还没来得及为腾X做什么,我们就被卖了。

六、腾X毕业了之后你去干嘛了?


梁宁:毕业了之后,也是划水,腾X之旅结束之后就结束打工生涯。和吴博(现在的经纪人)合作前有十年,我都是一个人,孤身一人天地一沙鸥这样的状态。

刘思毅:那为什么又突然决定还是要营业一下了?

梁宁:我觉得就是什么事情都是稀里糊涂的。吴博跟我讲的,说一个人在画画,就是吴博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你画到哪一笔的时候,你会意识到你的这幅画已经画完了。因为一个一道题做完了,你是清晰的知道,但是一幅画什么时候把它画完了?

这个女孩就说我也不知道,但是到某个时间,就会忽然之间觉得,这一这幅画再也不想再加一笔了,于是这幅画就结束了,就画完了。

我写这本书,也是哼哼唧唧的写了很久,有一天稀里糊涂就写完了。

以至于我都不可置信,就我说我写完了,他们都不信,我说唉呀,就交稿吧。我以为就没我事了,我就去美国了。

刘思毅:这 11 年你在干嘛?你总结一下你的tag。

梁宁:以思想参与这个世界。认识曾鸣(阿L巴巴前总参谋长),是我成长的分水岭。

在认识他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本能式增长。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讲课的人,也不是一个学者,就所有的东西长在我身上,我去学去用。

为什么曾鸣对我的帮助巨大?因为他有一种化繁为简的能力,他两个月一次带我们去做一个很严肃的商业讨论。

因为我的兴趣是听八卦,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八卦不足,而且我不想听这种商业逻辑。我就想听大家怎么争权夺位,怎么相互陷害,怎么手撕合同,我喜欢听这种故事。

刘思毅:你是听故事最多的中关村女人,而且没有之一。为什么可以做到那么嘴严保密?

梁宁:因为我是 i 人。我觉得大家聊的商业逻辑很没意思。我就希望大家都跟我聊八卦,我就说你看我们一个成为一个这个商业一件事能做成,理性的部分就 5% ,95% 都是因为人之间的偶然性、随机性,等等人性的东西,生生的让一件事不成的。

为什么我的文章我都不读,因为你看了任何一个商业报道,你照着他的东西去做,你一定输。

我写完了,我为什么要读?

刘思毅:你写完的意义是给别人看的。

梁宁:写完了,就这件事就算完了,我就把它放到水上让它漂走。曾鸣就真的是面沉似水,非常平静的回答我说,我们所有的人聚在这一起要呆两天,目的就是为了抽出整个这件事情里那 5% 的理性。

你知道就那一下,这句话它是文字,可能我就没什么感觉,但是他是一个活人,他面沉似水,沉静的,我本来我是一个非常 tough 的一个人,觉得抽出来没用,

因为它核心 95% 都是随机性,都是人性,你知道人生充满不确定性,我们要接纳。

在这个时候,就他说,那我们就是要挑这 5% 的理性。就是一下子,我就被定住了,接着我是人生第一次坐下来,听听别人怎么说。

接着我就理解了这种商业里,它理性核心的价值是什么呢?

我举例子,比如说我们长成这个样子,有一部分是后天塑造的,是学习,是习得。还有一部分是写在基因里,它是我们物种的极限,

这个时候,比如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识别一个长成了的大公司,就像你说的字节,腾X。但是谁能够识别一只刚出壳的巨兽?

比如说刘量量宝宝,你知道他会是不是一个巨兽呢?不知道。

等于说曾鸣的这套方法,我们就是要识别这些刚出壳的萌萌哒的,一只刚出壳的小恐龙,它也就这么大,并不比一只火鸡大,它有很大的夭折的概率,

但是他只要成年,他就必然是巨兽,因为这是基因里写就的优势,

那是曾鸣说的 5% 尝试识别和辨别。当你的这个 5% 的基因写就的优势,这就是你物种的极限,你想清楚了就不要跟它对抗。

你用你的特性,吸引了你的用户。你的用户都是有人设的,这个人设他们彼此之间是连接的。但是不认同这个人设的人也是无法进这个圈子的。

你要认识到这个物种的极限,你要接受它的有限性。

刘思毅:我们在原先资本市场,在移动互联网的风暴一样的市场总是接受的是说我们要不断融资,不断让产品标准化,不断探测我们市场边界的规模,基于这个规模,不断资本化,上市融资迎娶白富美。

你也经历过那样的时代,但是你反而说出了一个相反的话,你要接纳每一个商业模式对应的有限性。

梁宁:因为这个是客观现实。

比如说像刚才你说到的。我觉得那个坦言讲,就叫做典型的段位不高的商业媒体的叙事。

这就是北京移动互联网资本圈的典型的叙事。


Part 2,我们与呼啸而过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一、请你总结一下,中国互联网经历的不同阶段怎样划分?

lock
登录后查看完整文章
点击登录
流量圈
04-30
【Ip】易参 股权激励女创号 闪光少女斯斯采访节目中《中国最会分钱的女人》 【职位名称】远程新媒体运营专家(可以不全职,每周现场工作1-2天) 【岗位职责】 1. 内容创作 - 负责日常视频拍摄(手机/专业设备)及后期剪辑(需熟练使用Premiere/FCPX/Capcut等工具) - 使用AI工具(如RunwayML/DALL-E)进行素材生成与优化 - 制作符合各平台特性的图文内容(含AI生成内容优化) 2. 平台运营 - 管理抖音/视频号/公众号/小红书/知乎/微博等矩阵账号 - 制定并执行AI辅助的内容发布计划(使用Later/Hootsuite等工具) - 基于数据分析(需掌握Google Analytics/蝉妈妈等)优化运营策略 3. 社群管理 - 维护500人+微信社群(需熟悉WeTool/企微等管理工具) - 策划线上活动并运用ChatGPT等工具提升互动效率 - 客户需求收集及舆情监控 4. 技术应用 - 持续探索AIGC工具在内容生产的创新应用 - 建立内容素材智能管理系统 - 开发自动化运营流程(需具备基础Python能力) 【任职要求】 ✅ 必备条件: - 2年+新媒体全流程运营经验,有知识付费类账号案例 - 精通Adobe全家桶+至少3种AI创作工具 - 具备数据驱动思维,能独立完成ROI分析 - 可接受弹性工作时间(需配合创始人差旅安排) 🌟 优先条件: - 有法律/咨询行业内容运营经验 - 熟悉飞书,微信生态,知识星球等平台 - 具有自己个人账号的新媒体运营经验 【人才画像】 🔍 核心特质: - "技术极客"型:热衷探索AI+内容的创新结合 - "平台通才":深谙各平台算法规则差异 - "数据侦探":善于从数据波动中发现机会 - "夜猫子"属性:适应非固定时段的内容维护 💸 薪酬方案: 基础薪资+绩效奖金:账号增长奖励+爆款内容奖励+线索转化分成 【合作机制】 1. 使用飞书多维表格等工具进行任务管理 2. 每周1次选题会+拍摄,1次直播+复盘,其他时间自由安排 3. 如果有线下课需要跟拍,差旅费由公司承担 4. 日常选题搜集及各个账号数据仪表盘分析 5. 管理小助理手机号,有线索就加助理,后续与公司的销售对接 工资面谈 【投递口加微信:Sophie_cheer】
04-28
资源:日本宝可梦卡牌二级市场大量货源,东京直播间场地和住宿 需求:有经验的PTCG或相关赛道的主播和相关团队,来东京的直播场地一起做直播。国内团队出渠道和经验,东京团队提供直播场地和人员住宿,以及卡牌的货源。 合作模式:直播间IP在日本,在东京直接拿货,直接开卡,收益分成。
04-25
帮招❗️ 招聘知识付费操盘手/图书编导/兼职主播 1.知识付费ip操盘手 薪资范围22-30k 要求最少有三年相关经验,有成功案例 2.图书编导 薪资范围15-30k,三年经验 有短视频带货经验,图书类目最佳 3.兼职主播 提成制,15-35k 需要有老师/二讲经验 base北京,教育头部,上市公司,福利待遇好
04-25
帮找 总裁助理 薪资:8-12k,外加奖金和提成 任职资格: 1.本科及以上学历,新媒体相关专业优先; 2.有一年以上新媒体行业的行业经验; 3.同岗位工作经验2年以上; 岗位职责: 1.依据总裁和企业的特性,为总裁量身规划个人IP,在日常各项商务活动中,拍摄并获取各项素材,为IP内容孵化提供优质素材; 2.协助总裁管理新媒体部门,组织建设全国各分公司ip部门; 3.参与企业组织的各项商务活动或宴请,协助总裁与外部资源或企业进行商务接待及公关谈判; 工作时间:9点30-12点 13点30-18点(固定休周日+月度任意调休两天) 五险一金:入职缴纳五险一金 福利:生日礼物、节假日福利、带薪团建、年终奖等等,晋升空间大 温馨提示:我们总部在长沙,这个岗位base杭州,全国出差
04-24
帮找 ​ 求推荐​武汉‮地本‬的水‮供果‬应链大佬,会员宝子现在需要水果现货:不知火70mm 3021斤,‮橙血‬‎70mm 1444斤,耙‮柑耙‬‎70‮mm‬‎ 1165斤,樱桃13g 102斤,9g273斤。‮货现‬现结款。
群响活动
群响 · IP 变现实操大课(视频号丨小红书丨抖音)
火热报名中
群响 · 刘思毅IP操盘手直播课「回放」
火热报名中
直播专享· 存量时代的 IP 新策略
火热报名中
群响·视频号直播全案操盘课
火热报名中
群响·刘思毅私域5年大复盘
火热报名中
走向新个体时代·直播回放
火热报名中
年轻人的第一桶金·创业成长录播课
火热报名中
群响·视频号直播操盘课
火热报名中
群响 · 私域班
火热报名中
群响·公转私偷流量课
火热报名中
2023 群响流量大课 · 挖掘利润点(广州)
火热报名中
2023 群响流量大课 · 挖掘利润点(杭州)
火热报名中
2023 群响流量大课 · 全域抢利润(杭州)
火热报名中
群响四周年·12h直播大会(回放)
火热报名中
新个体搞钱成长系列课
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