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挑战我,刘思毅你是文科生,你对于 DeepSeek以及对于 AI 的研究到底靠不靠谱?
我可以明确的回答你是不靠谱的。
今天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 AI 时代的每一个博主对于如何使用 AI 的建议,
我觉得就是一个点,大部分人无论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AI 这个使用场景,大家都是在大范围的盲人摸象。
如果你认为它是靠谱的,你就投射了一个寻求确定解的相,
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今天互联网上所有关于 AI 的方法论?
所有关于 AI 的工具,把它认为是一种偏见,在偏见之中寻找认可或者真正觉得有用的一些 tips。
一、 DeepSeek 是中文语料深度咀嚼者。
到底有什么用?
DeepSeek 的中文是非常牛逼的中文,没有之一。因为梁文峰本身他在 DeepSeek 这个 APP 中的设定就是中文语料的深度咀嚼者。
作为一个长期使用 GPT 的人类,我觉得 DeepSeek 对我的最大意义就是我终于找到一个牛逼的,可以和我对话中文的切磋者。
我现在看到公众号推荐下面的很多爆款文章,我都知道他们的子标题以及他们的立意一定是用 DeepSeek写的。
因为 DeepSeek 创造了一种 DeepSeek 的文案风格。
第一个点是创造新词新叙事,新词新叙事对于 IP 非常重要,第二点创造力的工业化,第三点,思考的规模化。
二、创造新词儿新叙事。
为什么对于 IP ,创造新词儿、新叙事就这么这么的重要?
是因为 IP 本身就是从偏见与新内容出发的。
哪怕它 DeepSeek 味儿非常浓,你也需要接受并且长期使用,让它帮你创造新词儿。
因为 IP 需要新的偏见,需要新的词。
因为没有新的中文理念的词,你凭什么认为你是某个 IP ?
刘思毅有什么新词儿?
是烧杯,是铁子,是干 ,是条子,是宝宝总,是主体性,
这些词儿当然新,他新的点是刘思毅天天用它来做直播间造句,刘思毅天天用它来做词组。
这些词儿本身就是我创造于我自己,它是刘思毅的词,用 DeepSeek,它可以把你彻彻底底的基于这些新词儿,再去碾压式的创造新的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