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和邓诚老师访谈的第二篇,我非常困惑 AI 时代之下,我们真的还要让我们的孩子不停的去学英语,去学数学这些基础学科吗?
如果在 AI 时代来看今天的教育,家长应该怎么理解中国的教育呢?
这篇文章来和邓诚聊一聊。
一、能读的读,不能读的别焦虑。
邓诚:
首先,不要被小红书或其他博主搞得焦虑。
数学这门学科,如果真的想走竞赛这个方向,家长很快能知道孩子适不适合,大概三个月到半年就能验证孩子是否适合。
比如说,有些孩子二年级就能学完奥数,可能到了三年级就能继续跳级。通常三年级到四年级能完成小学阶段的奥数,五六年级就应该掌握初中数学,六年级或初一就开始学习高中数学了。
浙江那边的孩子,很多家长很疯,适合走这条路的孩子,基本能在很短时间内跳级、超越自己年龄段的学习进度。
适合的话就要砸钱去做,因为竞赛这条路需要大量投入。真正想走竞赛的孩子,家长至少得准备几十万。
刘思毅:
竞赛居然也要这么多钱?我原本以为竞赛是一个捷径,是高考的一个突破口,像穷人家的捷径。
邓诚:
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但实际上竞赛需要的投入很大。
最近 CMO 第二阶段的全国选拔出来的选手,基本都集中在顶级学校和大城市。所以,去做这些竞赛的培养,光是外面的课程、差旅费、住宿费,再加上学费、比赛的费用等,几乎需要几十万的投入。
孩子有能力去卷,还得家长有资金去卷。
那在现在的AI时代,我觉得数学变得会比未来更加重要。因为未来大家可能都要学理工科,数学的思维能力是必须的。
刘思毅:
我原本以为数学没有英语那么重要,怎么在 AI 时代反而数学变得重要了?这让我有点焦虑了。
邓诚:
举个简单例子,我把我书上的模拟卷丢给 AI 做,结果它只能考 110 分左右。你会发现,AI 在做题解题能力上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它有很多“幻觉”。做题的解题能力很差,它的素材不够,
所以我觉得在AI时代,数学的重要性就是通过数学来训练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分解问题的能力。未来你要学会如何拆解问题,把问题喂给AI,才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二、学数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邓诚:
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磨练思维。
数学作为一个载体,你可以通过编程、围棋或者国学来磨练思维,不一定非要通过数学。关键是让孩子面对问题,去研究怎么解决,整个过程和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刘思毅:
那如果是从小到大磨练思维,应该怎么做?假如我的孩子是普通孩子,应该怎么磨炼?
邓诚:
如果孩子是普通的,那就按部就班,跟着学校的进度学就行了。
外面的课外班我真的觉得小学阶段的奥数没有必要参加,能上就上,不上也没关系,毕竟那只是陪跑。
刘思毅:
你孩子是普通孩子,还需要额外的数学培训吗?
邓诚:
我觉得小学阶段可以不需要太多额外的培训,但如果能快速把小学内容学完,还是可以通过解题能力、做题习惯等方面去培养他,尤其是书写步骤的习惯。
如果是为了升学考试做准备,步骤书写是要注意的。这些习惯应该从小培养起来。
有时候不要追求什么满分 100 分。如果你花两个小时才拿到 100 分,可能你花八十分钟拿到 95 分反而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