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思毅的第 250 篇原创,
最近在群响俱乐部群里,聊的最多的,就是抖音代运营。
我们群里几乎笼络了全江湖所有的头部代运营 CEO,
包括水松学院的张阳老师、石家庄一哥的丰年、抖音哲学家的李荣鑫、星罗的许欢,还有年轻的俞挺,还有一大堆在路上,顺手把代运营做了的金主爸爸们。
对于抖音代运营走向何方这个问题,俱乐部群里讨论了若干次,也与张阳单独讨论过很多次,
留下了若干个非常非常非常经典的结论,针对性的记录,分享给大家,期待大家更多的碰撞。
比较零散,非常希望更多 DP CEO,本文特别感谢张阳老师的独家认知贡献,以及其他俱乐部爸爸的启发。
1,
历史上的各个流量端的代运营行业的发展都告诉我们,发展到最后,只剩下两极:
一极是少数几个规模巨大、流水极大、人力密集、服务 KA 的代运营;
一极是方法论驱动、口碑驱动、操盘手驱动的利润型代运营。
其他的都是过程,都是炮灰。
DP 也是如此。
目前看来,俱乐部里聚合了全部的抖音代运营头部公司了哈哈哈,准备去研究一下怎么确定行业规则了 😜😜😜
DP 拿钱首先取决于自己想走哪一条方法论和路径。
第一条,走规模,团队跪着服务,也需要很多很多很多人,规模需要跪着 KA,KA 需要垫资,没有资本谁敢规模;
第二条,工作室,叠加工作室,甚至到自持流量这个地步,
这种玩儿法本身利润和现金流比较好,工作室可能是绑定一些新生品牌一起成长起来的,不需要现金。
或许老板压根就不想上市,直接赚翻也可以。
当然能不能两条路结合不知道哈哈哈。
2,
淘宝时代的 TP 江湖如下:


好可怕,这五家都是捆绑的化妆品,都是捆绑的外资。
丽人丽妆、若羽臣,壹网壹创,宝尊电商,杭州悠可,五大淘宝代运营公司,都资本化了,且都是第一时间进入天猫的。
2012年天猫开始,2013年成立的公司都没有最后破局,而他们成为五大代表,得出结论:
风口的意义大于一切。
3,
按照 GMV 体量,抖音起码也应该孵化出来最少 2 家上市代运营公司。
2012年 天猫GMV 1820亿
2013年 天猫GMV 4000亿
2014年 天猫GMV 5000亿
比较下,2020年 抖音电商GMV 2000亿
如果 TP 就是 DP 的未来,基本有 2 个结论。
第一,2020年没入局的公司,投资圈明年就不用看了。
因为 2012 年天猫成立,做了 1800 亿 GMV,2020 年抖音电商成立,也做了 2000 亿GMV,TP的 5 家上市公司,没有 2012 以后入局的。
第二,抖音电商的增长趋势可以保持。
如果阿里 GMV 的规模容纳 TP的数量可以做参考,代运营公司DP一定会出来最少 2 家,最多 5 家上市公司。
4,
抖音代运营现状,和目前新消费的企业状态相匹配,比较难。
今天行业内的 B 真的太抠了,太抠了,真的都他妈太抠了啊。
KA,有预算,但是眼高于顶,交易成本很高,而且还要压榨你账期,提前预付仿佛是他对你的恩德;
新品牌,新的得到 VC 投资的品牌,看起来很有钱,很有规模,3 个亿 GMV 一年呢,
结果特么全部是营销费用,利润没有 1000 万,给多少服务费,CEO 就觉得被吃了多少利润,特别心疼。
小老板,利润是高啊,但利润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呜呜呜,还是很难撬动。
做生意都不容易,做服务也不容易,😭
5,
品牌必须要提升认知,认知到 —— 长期稳定的自播抖音渠道,是自己的落地页,比淘宝更多姿多彩,更有灵活性,当然操盘难度也更大。
2020年上半年,达人专场模式割品牌方,2021年上半年 ,达人蓝V店播模式割品牌方,
品牌方沉溺于顶级达人代播的话,就会陷入持续被割韭菜的宿命。
而自操盘又不是一天能培育的能力,因此 DP 有大机会。
然而 DP 这边,面临的挑战却是,客户信心不足、预算不够、要求苛刻的现状。
不知道哪边先改变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