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在香港,见了一个会员爸爸,港理工硕士。
本科双非一本,来自湖北小镇,在深圳打拼10年,是个13岁孩子的妈。
30岁以后她决定重新刷英语,备考雅思,从零开始申请香港硕士,如今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商学院读硕士,深港两地通勤。
她不是那种光鲜亮丽的留学精英,而是那种真正用血肉、忍耐与行动力撕裂人生旧剧本的中产女性。
我想把她的故事写下来,不是因为她多特别,而是因为她代表着一种真正值得尊重的「成年人的改变能力」。
一、
她不是典型的“鸡娃家长”,而是“鸡自己的人”
「鸡娃不如鸡自己」。
3 年前,她的父亲因新冠导致的重症肺炎差点去世,那突如其来的濒死感,让她猛然醒悟,
自己也有遗愿清单,人生里有很多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其中就包括——读一个好学校。
所以她用了最土的方式,跑去报了雅思班。第一次裸考只考了5.5分,这对一个英语专业出身、拿过专八的她是极大的打击。
但她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成年人根本不存在不上班,哪怕你在家,你也是在“上班”,你要带娃、养家、面对琐事和内耗。
但即便如此,你还愿意花几个月时间学英语、刷题、写文书……你已经赢了。」
她不是那种“有钱有闲”的人。
她是那种每天深港通勤三小时、在地铁上背单词、回到深圳还要辅导小孩功课、熬夜看项目资料的人。
你没有背景、没时间、没名校学历,也照样能去香港读书,
双非本科出身,没脱产备考,没有任何「关系」,只有一件事:用尽全力去申请。
「我那时候不是辞职备考,我就是硬着头皮一边带孩子一边学英语。」
「我投递简历、写申请书,每一个文书我都写到凌晨三点。我知道自己学历不占优,那我就让招生官看到我的履历和努力。」
二、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来香港读书。但如果你已经想了两年以上了,还没动手,那你是真的不想。」
扎心吗?但这是实话。
读香港硕士能得到什么?我们聊到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花30万读个港硕,值吗?」
她说的很清楚:
1,学历回归作用:对于想在职场上转型的人而言,港硕是一张新门票。
2,教育跳板:对于像她这样的家长,一张硕士签证就能让孩子在深圳参加DSE,省下几十万中考失败后的私立学校学费。
3,国际化路径的开端:她强调最多的不是钱,而是机会。
最关键的是:
「你只有来了香港,你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是在深圳幻想,来香港是不是值得。」
你在深圳诶,来香港最重要的是,你要来。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