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姐在香港 18 年,是我见过在香港发展很久的港漂了,做了保险,现在还是香港教育规划专家。
这篇文章来自我和她的访谈,筛选了能发出来的内容,对我非常有启发,分享给大家。
一、香港和内地的势能差带来的机会。
刘思毅:
我觉得香港和内地现在发生了一个势能的差距。
一方面,其实香港还是有势能的,因为它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内地和世界联通的桥梁、跳板,尤其是在金融和教育层面。但是我现在过来,我做 IP 的。
所以我在香港——我们上次办那种活动,为什么那么多人来?
因为大家都知道,内地的互联网、IP、私域、各种行业的技术发展,已经远远超越香港了。所以大家都很好奇。
所以说现在形成了一个“互相都有势能差”的局面:内地的互联网技术,有巨大的势能差;香港本身作为金融自由港、有两文三语、自由货币兑换率的体系,也有它自己的势能。
两边的势能差正在慢慢融合,大湾区一体化,内地和香港就相向而行了。
这很好,确实是。
但我真的很想骂香港的司机,凭什么态度那么差啊?
二、香港人是欠缺服务意识的?
萍姐:
想给你们纠正一点:“没有服务意识”是香港人的文化习惯,并不是“针对内地”才显得差。
香港人自己都投诉香港人的态度很差!
比如我跟一个香港人出去逛街,那个人态度很差,翻白眼、不理人,我们就会很生气,对不对?你会觉得你被歧视了。
但其实不是的。
香港人是怎么说的?
你不用管,不喜欢你就走开。
香港人为什么长寿?因为他心态特别好。他不会太多地跟别人计较。
我跟你吵架,我不跟你打架,我直接 call 警察,他们让警察来解决纠纷,就完事儿了。
香港人,你说有些人住鸽子笼、住得很差,很惨、很可怜?
香港人从来不觉得他自己可怜。
他可能从小就住那么小,他也不觉得怎样。因为他们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香港人特别喜欢去旅游。
他就觉得住酒店很舒服,过段时间一定要让自己放松一下。
香港人为什么那么长寿?你想啊,他工作压力这么大,七八十岁还在开出租车,还在餐厅打工。
对香港人来说,生活条件的紧凑并不会带来自怜,反而激发了他们对自由与生活品质的高度在意。
刘思毅:
我在香港有个很大的感受是:服务行业承受了非常大的空间逼仄所带来的压力。
比如你去饭堂、去餐厅——桌子和桌子之间非常窄,因为空间小,所以客户对他们的呼唤、催促、要求都很大。
所以他也没什么好脾气。
你要好脾气,你就去米其林,那你得支付价格去换。
的士也是这样,的士司机全是桑塔纳,那种小小一坨坨的车,你自己坐进去都不爽,你还要态度?那种空间与工作强度下,他们的情绪压抑也能理解。
说实话,我一度觉得他们是有敌意的,甚至有一种歧视。可能我们互相也都在“误会”彼此。
萍姐:
香港服务行业,确实和内地差别很大。
刘思毅:
为什么没有服务意识呢?我花了钱啊?
萍姐:
他没有这种概念,他觉得——人人平等。不是你为我支付了服务费我就该伺候你。香港会加服务费,但他依然没觉得自己在“服务”。他没有“我要服务你的这个概念”,他不是为你“低一等”。
你看,香港的服务员和办公室职员,工资差不多。服务员也能拿一万多港币。你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就拿个一万多,不到两万。
所以对他们来说,人工价格很高,不是说你给了钱我就得讨好你。他没这个意识。
三、口罩之后香港的变化。
萍姐:
口罩之后,香港真的又很难熬。香港的保险人,各行各业都……真的挺不容易的。
口罩那三年,其实全世界都很难熬,不止是香港。但我觉得现在回头来看,香港的风云际会,对香港节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一些行业的节奏放缓了。但也正因如此,才给了很多新个体重新布局的机会。
刘思毅:
但我觉得现在的这个特首真的很厉害。他在“压住了这小十年”之后,又迎来了一个井喷,是真的井喷。
躬逢盛世,现在的香港,很像一个聚光灯,正在吸引一波愿意了解世界、配置资源、寻找新跳板的中产与新个体。
萍姐:
所以我觉得香港还会更好。
刘思毅:
这个政府的操盘手,操盘能力真的非常牛,特首真的很有眼光,也很有魄力,他行动力特别强,我感觉香港政府现在真的像个 CEO。
他用“发户口”的手段,就好像在组私董会一样,把那些已经在内地经历过社会考验、收入、学历都 OK 的人直接请过来,他像个 CEO 一样,在做精准招人。
萍姐:
对,香港现在在做各种社群、私董会。因为你们这批高才、优才来了之后,香港真的会比以前更好。
刘思毅:
他会变成一个更加流动的盛宴,而且,香港现在更懂——内地才是香港最大的市场。他们不再是让“香港人联通世界”,而是让内地通过香港联通世界。这真的是,战略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