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有一半的时间都在香港,做大会策划,做保险副业,给各路 IP 拍短视频做私域,感觉对香港这个城市有新的感觉。
写一下,AI 率为 0,
以后都要写清楚 AI 率了,因为现在已经上力度了,GPT 有些时候很牛逼,骗过了我的眼,有些时候,仍然会失去呼吸感。
方便很多人类文明手作原教旨主义者,选择性观看。
一、
昨天从铜锣湾时代广场看完电影,一路走回湾仔,看到夜景琳琅满目,流动的资本主义生活下,无限折叠的香港一览无余,
港岛从开埠以来就是沿着海岸线和太平山这一片狭长的维多利亚海港开发的,折叠就是香港的宿命。
折叠的空中回廊,如同威尼斯一样,空中威尼斯,连廊穿越在半山中环金钟湾仔会展,港岛这一片小小的岛屿,每一天有几百万人在这个岛上,来来回回,地铁 + 轮船 + 步行,
道路上,红绿灯的滴滴声音,人们行色匆匆,你停下来拍照会被 mugai 的声音打断,那是啥意思,香港人的 Excuse Me,人们没有喘息地走着。
破旧写字楼里,开关电梯的按钮上满是指纹,见证着每一个香港牛马的急躁和不耐烦,电梯快、红绿灯快、步行速度快,日行 2 万步,是一个香港普通牛马的折叠人生。
你以为你赚得多,就可以不那么牛马了吗,聊了那么多保险头子,好像也是如此,哪怕是 1000 尺豪宅,也是天天地铁通勤,
在海港城接待客户跑上跑下,
或者为了更好的生活居住条件,要在屯门沙田甚至在深圳两地通勤,这个地方,要的了空间,就要牺牲时间。
我第一次访谈一个一年 1000 万的卖保险的,
我问他为何不买一个中港车,或者在更近的瑰丽酒店租一个房子,或者住港岛半山,
他翻白眼说,能别嘲笑我吗,我哪有那么有钱。
我说你能别装逼吗,他说他没装逼。
一个中港车牌租金就几十万打过去,司机两三万,停车费一万,这么一下来,小一百万的刚性支出,
还不如在尖沙咀附近搞一个 100 平的房子住住,也就是香港中产的样子,
二、
如此而已,听着特别讽刺哈哈哈哈,一年赚 1000 万又如何,在香港不敢敞开了花。
养孩子、养房子、养吃喝、养声望、养关系、养人设、养空间,养教育,香港赚钱香港花,一分钱别想带回家,
香港的折叠,从空间开始,蔓延到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服务的各个方面,跨越深圳河,价格翻 3 倍,
大湾区再怎么一体化,人们不可能长期深圳香港通勤,因为通勤本身是很贵的,能量很贵,当一个月赚 100 万,你花 20 万,就是为了不再通勤,你的时间精力变的昂贵,
因为你是否在香港折叠着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客户见证,是一种决心和实力。
我的 IP 客户选择我,大部分人只有一个理由,我在香港,我带一个手机、一个麦克风、一个支架,带着我自己,一个月一半时间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