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来香港主要做三件事儿。
第一件事儿,陪私董会爸爸买香港保险,抄我作业。
第二件事儿,招募一些我喜欢的人,或者喜欢我的人,卖香港保险。
第三件事儿,全力服务各类香港高净值客户爸爸做 IP,把 IP 创业大会做到爆炸,一个月一次,一次 2000 人。
最近有很多很多会员爸爸,差不多 2000 个人,都来自香港保险行业,我把我自己对于香港保险代理人对于 IP、对于私域的经营策略的想法,
把刘思毅式香港保险方法论写下来,欢迎批判和参考。
聊了很多潜在的招募对象,基本上拉了一个 20 人左右的团队,让他们用我的逻辑去做香港保险的朋友圈 IP。
我发现香港保险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做的,我记录一下我的偏见,欢迎撕逼。
坦白讲,省流版,
1,香港保险,不是普通人随便能做成功的;
2,香港保险,也根本不可能随便做做就能成功续签香港身份;
3,香港保险,要么脸皮厚,要么不要命,要么有资源,选一个。
一、没那么多有钱人,你只有你的私域流量
很多人一入局就问:怎么找客户?
我的回答是:不要找客户,而是经营你的人设鱼塘。
别幻想大富豪主动来找你。香港保险的根本客群是中国大陆的大中产,他们有美元化需求、有香港认知、有资产焦虑,但——
他们不够信你。
超级有钱人不是保险人的客群,因为他们有银行渠道、有高端私行、有信托顾问、有家族办公室,凭什么找你这个刚做保险的90后、00 后。
你的核心客户群,是你手里的大中产,也就是手里有 100 万美金可投资的爸爸们。
所以我教我的香港保险会员爸爸三件事:
第一,不做短视频IP,做朋友圈IP。
因为短视频只是放烟花,朋友圈才是CRM。
把微信好友一条一条标注谁有香港身份、谁有出境记录、谁有可投资资产、谁最近发愁政策。
然后每天定向发内容,不是发给所有人,是发给那100个最可能买你保险的人。
第二,养香港保险的鱼塘之前,先养香港的鱼。
什么意思?你得让人知道你在香港,真的在。
每天发生活,发对香港教育、医疗、政策的判断,让人觉得你是在场的香港信息连接者。
第三,一对一才是王道,公域没啥用。
香港保险不可能靠短视频成交。
真正成交的,都是加微信聊过三次、吃过一次饭、见过一次面的人。
所以别再做梦了。
香港保险是你信任资产的具象化,是你朋友圈经营的变现接口。你有什么样的私域,决定你能卖多少保险。
二、脏活累活,才是你的护城河。
最让我佩服的一位会员爸爸,做到了某保险公司总监,年入千万。他的策略特别简单,九个字:
带团队去海港城站街。
什么?站街?
对,就是举着问卷,在香港海港城楼下,拦住路人做调查。
他整个团队在门口摆摊,每天做两小时问卷。问题就四个:
你怎么看中国房价?
你了解过香港保险的利率吗?
你考虑过配置一点美元资产吗?
留个电话,有空请你喝咖啡?
然后加微信,回去call call,一个星期后跟进约见面。
年签单量最多的代理人,一个月能收几十个电话,一年签10张单。靠的不是套路,是脸皮厚。
他说这叫人海精准打法。
海港城是大中产聚集地,能来的人本身就有钱,不需要你筛选。你要做的是拦下来,然后不脸红地开口。
我听完只能说:
原来我们做内容、做系统、做培训,是在做一套看起来还比较体面、可以复制的IP结构;
而他们,是赤裸裸地以命换命,以人换单。
不是我们不努力,是他们真的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