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思毅宝宝总的超级个体访谈,今天继续让苏老师跟我们聊一聊他独创的从星座到人生的三个底层认知:
太阳、月亮和上升。
首先我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是这是抖音、视频号、小红书苏陌年独家,我们要让他来给我们会员爸爸学习一下,如何来识别自己的人生底层的密码和攻略。
好神奇,感觉很好玩哈哈。
一、什么叫做太阳、月亮和上升?
苏陌年:
之前咱们聊的只是一种能量的构型、能量的模式。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比例是怎么分配的,对吧?
所以你的比例分配,取决于在你的星图当中,太阳、月亮、上升以及别的金木水火土这些星体分别落在哪些地方。
“日月升”指的就是在你的生命体当中权重最大的那几个星体,它们落在什么地方。
而对于一个人来讲,权重最大的三个元素就是:太阳、月亮和上升。太阳星座、月亮星座和上升星座。
而太阳、月亮和上升,其实又分别对应着你人生当中的——
太阳对应你的愿力,
上升对应你的能力,
月亮对应你的业力。
刘思毅: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三个词,什么是愿力和业力?能力倒是还好,但能力也得说一说,怎么发现自己的能力?
那什么是愿力?愿力是个人使命,对吗?
苏陌年:
我们先说容易的吧,最容易的是业力的部分。
刘思毅:
我以为是能力诶。
苏陌年:
能力这个东西,你今天得知道社会需要什么,然后你擅长、你能耦合的那个东西是什么。
可是业力不需要。
业力就是你那些习惯,旧有的习惯。
你那些娘胎里带来的那些基因,就是你生生世世传递到你体内的那些固有的习惯,这个叫业力,或者说是你的思维模式。
能力是你今天对你的认知,有了认知之后,认知到自己,也认知到外界,
然后你找到了一个可以社会化的抓手,这个叫能力。
愿力呢,是你已经摆脱了业力,又拥有了能力,你已经拥有了非常高的社会自由度、灵魂自由度,然后你想要找到宇宙给你的那个使命,那个时候才会有愿力。
所以它其实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路径:业力→能力→愿力。
刘思毅:
是从低到高。但是在生活当中其实是同时发生的对吧?是螺旋往下盘旋的那个过程?
苏陌年:
是一个螺旋往下盘旋的过程。
刘思毅:
解释一下太阳、月亮和上升,以及这三个和愿力、业力、能力之间的关系。
苏陌年:
你如果对星座感兴趣,你肯定能排一个盘出来。那上面就会有具体的显示,比如说我的太阳、月亮是什么。
刘思毅:
我来翻一下你之前给我记的,我记得你还给我算了星盘。
苏陌年:
对,我专门给你弄过,你的太阳是射手,上升是天秤,月亮也是天秤。
所以你的业力跟你的能力是类似的。
你父母给你的所有基因,所有的你过往的习惯,都是你今天社会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你看你,真的就是如其所示诶。
所以你是一个不断燃烧自己生命,燃烧自己来时路的这么一个IP。
刘思毅:
业力,就是我自己的流量,就是我的生活故事啊。
苏陌年:
你所有的,你看你的人生怎么往前发展,就如其所示就好了。
爸妈是什么?接纳、接受,然后把它在你的体内生长出具体的力量,就如其所示。
刘思毅:
你来解一解,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盘,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个盘?
苏陌年:
我觉得所有人认识自己,都应该要从月亮开始。也就是说,我拿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剧本。
但这个剧本其实指的是我的父母在我体内,给我培植了一颗怎样的种子和基因。
所以我必须要先意识到我自己那些无意识的行动。
但这个无意识行动很多时候你可以从父母身上看到。
比如说,父母的一些缺点,那一定就是你的缺点。
你今天说你父母很糟糕,那不好意思,你跟我这么说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不要这样。
亲子关系是会折射的。因为所有跟我抱怨他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基本上可以在别的场域当中,看到他们身上有父母的影子。
刘思毅:
月亮是业力是吗?
苏陌年:
月亮就是业力基因。是你必须要接受你来到这个世界时,那个剧本的原本样子。这个接受的过程其实是很需要力量的。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要先断亲。这个“断亲”是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断亲,是“弑母弑父”。
这样子你才能跟他们有一个观测者的视角。
刘思毅:
所以说我们鼓励年轻人远走他乡,是吗?
苏陌年:
第一步就是要远走他乡。
因为远走他乡,你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你的月亮,也就是你的业力状态。
认识业力的过程,其实在世俗生活中有一种形式,叫做认识原生家庭、理解原生家庭、脱离原生家庭。
然后是拯救原生家庭,养育自己之后,再养育原生家庭,这其实都是和业力的和解过程。
当然啦,这里边包括了理解、成为、和解、不断养育、再托举,
都是和业力相处的过程。
你为什么要“弑父弑母”?
因为你在那个环境当中,父母是怎么做的,你也就是怎么做的。
你根本逃脱不了,你根本就认不清你自己,父母也认不清他们自己。
因为你们都在这个环境当中浸染了,所以割席是必须的。
割席之后,你必须要跟他们保持平等的沟通和平等的姿势,只有平等,你才能真的不把他们当父母看。
很多时候,父母的缺点未必是缺点。里面夹杂着你对一个比你权力更大的人,一种无条件托举的期冀。
你要把这个东西区分开来。
你只能把你的父母当朋友来相处。
托举你,并不是父母的义务,也不是原生家庭的义务。如果你觉得那是义务,那就是既要又要还要,你不能这样。
刘思毅:
妙。
苏陌年:
但这个前提是你要先割席。
割席之后,才能做朋友。
割席就是先独立。就你对他们真的没有太多的需求。
所以我们说:“原生家庭并没有托举我”,这个说法本来就是无稽之谈。因为他何来不托举?并不是不托举你。
他给了你生命,他把你哺育长大。
你今天能有时间、有精力、有空间去骂他、去挑剔他,这不已经托举你了吗?非得把你捧到天上才算托举吗?
这就已经是托举了。
刘思毅:
哈哈哈,真的。
苏陌年:
断亲之后,如果你想再发展一步,那你必须通过割席的方式,把他当成朋友。
这是最能够客观、平等地去看待你身上基因的方式和方法。
断亲,看到了之后,认识了之后,公平交易、博弈,接下来一个阶段就是包容。
这个包容,也不是说你要去做什么佛祖,
而是说你要同步看到他身上的缺点之外,也看到他身上的优点。
当你没有包容他之前,你只能看到缺点;当你包容了之后,从利己的视角来看,你其实是同步习得了他们身上的各自优点,
并且把这些优点,在你体内发展出一种基因的进化,让这种基因的进化托举你的肉身更好地往前走。
所以对于业力的识别,一定是从割席开始,割席之后,再以平等的视角去观察;
观察之后,是包容,再从包容中习得那个正面的新的一面。
业力是有好有坏的。因为人无完人,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刘思毅:
为什么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投射这么严重?或者不叫严重,是直接且必然。
苏陌年:
因为我们是父母生的,也是父母养的,就这么简单。
这就是人性懦弱、自私的本性。那你今天要怪老板,你怪别人,你怪谁?你只能怪父母,你总得怪一个人吧?
我的来时路,就是我自己要怪的。所以你最容易怪的就是父母。
你说:我也没有想出来啊,我也没有想活下来啊,你们给了我生命,也给了我这个家庭。
这就是原生家庭之困。业力最直接的源头,就是原生家庭。
刘思毅:
业力的源头是原生家庭?
苏陌年:
当然不止原生家庭。业力的源头是世世代代的基因,在不同人身体里头的遗传延续。你说你父母为什么是这个德性?
不是他们故意造就的,而是他们的基因,落在他们的肉身上,再加上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
人、环境、基因,三重共同作用,产生的一个结果。
最后又传递到你这里,在你这个时代,又诞生出一个新的基因组合和境遇。
所以改写原生家庭,突破业力,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不然你今天就算已经成佛成圣了,你还在跟你的原生家庭纠缠,还是没解开。
你已经是悉达多了,你还在那儿。很多人是这样的,已经很有钱了,还在跟自己的父母缠斗。
还在希望得到父亲的肯定,母亲的肯定。
刘思毅:
所以说它是相辅相成的?
苏陌年:
很多人能力的部分已经不错了,甚至愿力的部分都有了。
但他还是在跟业力搏斗。所以这个东西,它不是一个线性的、确切的步骤,它是螺旋的、反复的。
二、我需要等待父母的“对不起”吗?
刘思毅:
当我自己作为一个孩子,受到过伤害的时候,我需要等待父亲的一声“对不起”吗?
苏陌年:
有的人需要的。 甚至有些人,他之所以能构筑那个能力,并不是因为他发现了社会需求,而是他底层的动力是:不蒸馒头争口气。
“我要让我的父亲对我说声对不起。”
“我要让他承认我。”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反而发现了人的需求,构筑出了他的能力和社会地位。
很多人都是这样子的,但这并不是终局。
因为他底层那个业力没解开,他还得回头去解这个业力。
不是逃避的问题,是必须要解的。这个业力不一定是坏的,它也有可能是支撑你往前走的一个动力。
所以它是相辅相成的。
只是说,业力太重的人,他可能世俗的目标也达到了,但始终困于此,始终觉得痛苦,始终不觉得幸福。
刘思毅:
没有释怀。断亲听起来也太惨了吧……
苏陌年:
尽早突破业力、尽早幸福,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构筑能力了。
刘思毅: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