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去了一趟天目里,定制了一套西装,聊了一个小哥哥,学习了温州富二代的感觉,
原来富二代真正牛逼的都在自己做事哈哈,虽然亏钱赚钱两说,但还是小看富二代了。
一、
我一直以为的「富二代」,要么开跑车、玩潮牌、刷夜场,要么高楼夜景落地窗,上市 CEO 迎娶白富美。
在天目里,我遇到的这个温州男生,长发,日系感,穿得像东京街头,却在一间小小的定制工作室里折腾着,试着养活自己。
「我现在做的事不赚钱,我甚至觉得自己有点不道德。」
我们边吃鸡汤边聊,他是做服装定制的,Tinder 刷到的,我以为很赚钱呢,
结果他直接给我怼了一句:定制没有现金流,单子太少,周期又长,成衣才能跑量。
定制是品牌形象,成衣才是饭钱。
他守着母亲四十多年传下来的供应链,一边又想把「黄小秋」做成自己的新品牌。
他妈很猛,六十五岁了,还在做女装定制。
旗袍、纱裙、沙滩派对的裙子,全是场合装。居然靠这个起了小红书账号,八千粉丝。
他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一条男装线,既做定制,也想跑成衣。
二、
怎么做流量呢?
他说自己小红书号才八百粉丝,
我跟他说:粉丝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单条图文能不能让人看到。
我追问为什么不多发,
他说:我知道怎么做,但我偏不做,因为不好玩。活人感太重,流量就不大。
哪怕慢一点,也要真一点,还不错。
然后他拆了一遍客户群逻辑。
「女装量大,好赚钱,所以温州人基本都做女装。男装难,但客户会直接问——你的男装呢?所以我还是要硬着头皮上。」
而且他发现,作为男生,哪怕已经足够了解女装,在性别这个维度可能还是不如自己是男生,了解男生。
他说自己想要的客单价是一万,工薪的人不会来定制,时间和心力都不会花。
客单价就是战略,就是定位,就是一切。
他妈在女装线养供应链,他在男装线上冒险,去试、去碰壁。
他说:定制是名片,成衣是现金流。女装稳住,男装才是我自己的作品。
三、
之前在杭州读大学,然后去上海打工,接着回来杭州,
我们又聊起城市,我以为他这样的生意,只能在上海活着。
他说:上海太有戾气了,疫情之后整个城市都被抖音化,太糟了。杭州还有深圳,有活力,有Young Blood。
上海的消费力在被东京虹吸,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不过想来确实也是,当上海中产去东京如此方便快捷,我不需要在上海寻找消费主义的东京平替。
嗯,杭州不一样,毕竟是两个城市。
所以他把工作室开在天目里。不是旗舰店,不是卖货点,而是一个「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