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思毅宝宝总的超级个体访谈,
这次我们聊的是一个在香港混迹多年的男生IP——光无。
他从宁夏到四川求学,再辗转香港读港硕,疫情期间留港开启自媒体之路,逐渐从记者、Marketing到开酒吧,再到全职博主和代运营。
一起来聊一聊他港硕留学、香港就业、自媒体创业的真实路径,以及如何在香港成为“镰刀”,抓住机会赚流量和收入。
光无的经历,是港漂、港硕、自媒体交织下的人生,有意思。
一、什么时候来到香港的?
刘思毅:
光无老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骚。
光无:
不,哪有你骚。
刘思毅:
第二个标签?
光无:
帅。
刘思毅:
第三个标签?
光无:
贱。
刘思毅:
OK,帅骚贱。
香港什么行业?
光无:
我之前是做marketing的,做传媒行业。
刘思毅:
你是四川人吗?
光无:
我不是四川人,但我本科在四川哦。
刘思毅:
为啥你说话就是用四川味,就是翘舌,就真的,你被四川传染了,是不是?
光无:
可能在那待了4年。
刘思毅:
你是哪人?
光无:
我是宁夏人,就是西北的。
刘思毅:
就是银川的吗?
光无:
不,还要离银川再远点。石嘴山大家听过吗?
刘思毅:
石嘴山?那个产矿的,我知道,是银矿还是煤矿?
光无:
煤矿。
刘思毅:
石嘴山煤矿。你在四川哪读的书?
光无:
川音,四川音乐学院。
刘思毅:
那你唱首歌嘞?
光无:
我不,我学播音主持的。
刘思毅:
播音主持,你的普通话好吗?
光无:
我普通话非常好,读了个研究生,然后毕业以后就留在香港。
刘思毅:
什么时候决定去香港读书的?
光无:
因为其实我本科毕业以后就一直想走我本科的专业,大学实习都是记者、电视台的播音主持,然后毕业以后。
刘思毅:
然后发现在大陆赚不到钱,是吗?
光无:
不,其实想读个研究生,想站稳脚跟在事业单位里头啊。
刘思毅:
天呐,研究生读一下,然后你不想考,于是你申了?
光无:
申了香港过来。
刘思毅:
所以说是不想考研,于是就另辟蹊径申请香港硕士。
光无:
节省时间,只要一年的时间。
刘思毅:
香港硕士回到体制内,仍然可以当做研究生待遇,仍然可以进入体制内。
光无:
对,但是最后还是选择放弃这个行业,就留在香港,因为香港太好赚钱了。
刘思毅:
重点来了,香港有大钱,所以说香港一年就让你决定留在香港了啊。
那我们一个一个问啊,这位的画像是,如果你自己在内地读了一个不是那么好的学校,或者说比较普通的学校,
或者是在内地走投无路了,你想跑路一下海外,想成为留子,他的路径以及如何通过留子成功留下来。
首先你自己从本科到香港读master,你觉得难点和成本分享一下。
光无:
哇,我觉得没什么成本,因为在香港读书的话,基本上中产家庭都能够承受。
刘思毅:
一年多少钱?
光无:
20多万。
刘思毅:
20多万是学费?
光无:
然后你加上生活费,还有平常开销,其实40万就差不多了。
刘思毅:
40万一年,关键是40万一年,对吧?就还行。
光无:
相比较去美国、英国的话便宜太多了,人家一年学费都要三四十万。
刘思毅:
但是在国内读个研究生,他们10万都不到,在香港就40万,但是凭什么呢?
香港的硕士有什么好处?
光无:
节省时间啊。
刘思毅:
第一个,英联邦体制的英硕逻辑,一年时间,节省了一年,然后时间节省是第一个,第二个性价比就来了,对吧?
光无:
然后跳板。
刘思毅:
啥叫跳板?为什么港硕有跳板?港硕不都是水硕吗?为啥有跳板?香港水硕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是这期的主题。
光无:
当然有意义啦。
刘思毅:
水有水的道理,水有水的性价比。
光无:
现在哪个学校不水?包括内地读研,找不到工作。
刘思毅:
到底水不水自己有没有逼数?自己心里有逼数吗?
光无:
对啊,其实我就觉得不管水不水,能不能找到工作,或者是我认为读书现在是一个跳板阶段,
你需要选择城市,还有选择学校,这非常重要,你的圈层也很重要。
那我选择香港,其实我之前没有想那么多。
刘思毅:
所以说港硕你当年想的就是性价比,然后想镀个金,然后回去可以进入体制内,是因为来了发现什么呢?
光无:
来了发现我的自媒体做起来了。
刘思毅:
你什么时候来读的港硕?
光无:
22年,22年就正赶上疫情了。疫情期间,其实那段时间的香港还是机会蛮多。
刘思毅:
机会蛮多?疫情中间我以为是沉寂的香港。
光无:
不,因为其实第一,香港的IP现在也好做嘛。当年其实更好做,因为更具有信息差。
那个时候拍短视频的人会更少,也没有人很突出,也没有大IP。
我们当时随便分享一下就OK了,就是这样子。
刘思毅:
所以说当时你起号是怎么起的号?
光无:
分享我的留学生活,随便发我的vlog。
刘思毅:
然后在小红书?
光无:
其实我是先抖音的,然后完了以后,我发现不知道为什么香港的商家更吃小红书,就会把同步的视频放到小红书上面,然后小红书也就起来了。
刘思毅:
所以说你自己现在战绩可查,抖音粉丝、小红书粉丝、播放量怎么样?赚钱多少?
光无:
赚钱的话之前赚得多,现在可能平均也就两三万吧?
刘思毅:
一个月两三万,还是副业啊。那你之前呢?
光无:
好的时候四五万,但不稳定。
刘思毅:
那抖音、小红书粉丝呢?
光无:
抖音7万多,小红书2万多。
刘思毅:
这是一个素人的战绩。
你觉得对你来说,你自己真正想分享的素人创业、素人自媒体创业,有什么心得吗?就是拍就完事了?
光无:
拍就完事了,你就大胆地拍,然后如果在香港的话,更要拍。
刘思毅:
在香港作为一个内地人,本身普通话足够好,又足够了解香港,并且你在香港有足够深的生活痕迹,就是一个港硕。
不做自媒体就是血亏?是这个意思不?
光无:
是,尤其我们是做传媒的。
二、为什么留在香港?
光无:
其实是因为这样的,因为当时赶上疫情,回到家要隔离,我不想回家隔离,所以就留在这里尝试一下。
我就找到了一份正职的工作,兼职做自媒体。
刘思毅:
当时疫情你自己不能出去,也不能回内地,然后就在香港坐困愁城的时候,香港人当时的状态是啥样子的呀?是不是爽翻了呀?
你作为内地人,疫情期间你们当年是什么体验啊?
光无:
其实对于我来说,我在香港的体验,我那个叫什么?迟钝感,我没有感觉到什么差别。
但是我会感觉很舒服,因为当时人少,内地的大部分人进不来,然后香港的人大部分出去玩是去国外,人流量少。
其实我去哪里也不用排队,尤其户外。那段时间感觉蛮舒服的。
现在人越来越多了,跟我们竞争市场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刘思毅:
所以说你自己留下来做工作,就是做marketing。
光无:
留下来做marketing。
刘思毅:
怎么就找到了工作呢?
光无:
我第一份工作是做记者。
刘思毅:
不是说香港工作挺难找的嘛。
光无: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会好一点,因为当年疫情,没人投简历。
刘思毅:
你会粤语吗?
光无:
当时一点都不会讲,但现在简单沟通没大问题。
刘思毅:
可以了。就所以说粤语是及格线了。
光无:
简单沟通没问题,听得懂,但刚毕业的时候完全听不懂。
刘思毅:
那你刚毕业的时候第一份工作月薪多少钱?
光无:
1万出头吧。
刘思毅:
1万出头在香港,怎么活着?
光无:
传媒是这样的,包括现在也是。
刘思毅:
不是1万块钱,还不如服务员工资高,你咋活着?
光无:
家长补贴。
刘思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