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蒋老师聊天,是刘思毅的私董会爸爸,
蒋莉是 60 岁在杭州创业,之前当杭州教育局副局长的阿姨,真的要叫阿姨了,
在我小区附近,她创立了一个托班,6 个月就可以全托,我去访谈她,问了一个问题,
就是我长期出差,我有我的人生,以及我要赚钱,以及我不想被带娃困住,但总觉得有点想念 + 愧疚的复杂情节,
所以想要带刘量量去香港陪我,但是每一天其实也就是 30min 不到陪他玩儿,有意义吗。
一、
蒋老师说,要习惯感受,这是自己的欲望,是自己作为父母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依恋关系在哪里建立,你的可能就是和阿姨和爷爷奶奶,这是你的客观生活带来的,
为什么要强行追求一个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你可以有自己的亲子关系,以及更要习惯用视频来和孩子互动,打视频、看图片,
你本来就不是一个可以随时随地黏在孩子身边的宝爸,做成这样,就不是你了。
要接纳自己的不足,要接纳自己的欲望,要接纳自己作为父母,和别的父母的不同。
你有你的路,无论是做父母、还是创业生活,都是在走自己的路。
嗯,有道理。
按住图片可左右滑动
二、
这周开始,刘量量就上托班了。
天呐 8 点半到 15 点半甚至 16 点都可以放在那边,而且那边有一堆小孩儿,很宽敞,
我居然被激发了一种失去控制的焦虑感。
结束了去游泳的时候,又感觉很可以,他也没哭,他也没有分离焦虑,
原来分离焦虑都是家长的。
又一次懂得了,为人父母的一点点感受。
我不在现场诶,却如此真实地感到失去控制,要把孩子交出去的感觉,
而在今天刘量量的第二天托班生活,已经全然忘掉了自己在哪里了,
好像婴儿有一个自然而然的能力,就是绝对的当下感,他们不会有分离和对未来的恐惧,
当他们遇到困难,他们即刻哭泣,因为小困难比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