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命题,
我会不会尝试一下把我的团队从杭州搬到大湾区?
我来用这篇文章来阐述一下,然后我也想希望听到我的会员,还有长期关注我的人,以及我的前辈们的各种声音。
欢迎私信或者在评论区评论,我可能要用一个季度来做决策。
一、我怎么看中国的大湾区市场、长三角市场,还有华北市场?
我自己是从北京出来的,北京在中国的创业中已经是一个非常穷途末路的存在了。
北京是权力的中心,但它绝对不是一个创业的中心,
所以北京其实在创业版图中可以忽略不计。
我非常庆幸的从北京搬到了杭州。
那杭州长三角是什么?
这 6 年以来,其实以长三角为主的流量中心、电商中心、网红中心,所谓的全球宇宙流量母城就在杭州。
所以杭州赋予我特别多东西,哪怕搬到大湾区也不能磨灭的就是它作为整个这样一个我自己群响创业的供应链底层,
有老师、有团队、有我的大本营,有非常熟悉的各种供应商,
酒店的、场地的、汽车的、餐饮的,还有各种设计的、印刷的,我们在杭州沉淀了,
我们在杭州沉淀了我们的 6 年,对,这是杭州给我最大的启发。
而长三角整个行业的特点就是以电商流量为主。
二、但长三角出了什么问题?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可能由于流量,所有优秀的流量操盘手和流量型选手,以及中国的这种互联网线上化的这些选手全在杭州,特别泡沫。
那你说上海行不行?我说上海不行。
因为上海和北京一样,阶层都已经非常的板结了。
北京的阶层是权力阶层,而上海的阶层是板结的商业阶层,或者叫做时尚、内容和娱乐阶层。
就是我觉得上海在某种程度上和洛杉矶特别像,
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中国生活方式和时尚的桥头堡。
但对于我这种气质的人来说,我只能去上海过周末,吸一吸阳气。
我自己在上海是赚不到钱的,也没有办法感受到这个城市在商业上给我的启发。
所以长三角在这 6 年待我不薄,而且我自己也觉得在长三角这个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能量的反馈,
但到现在为止,特别是我去了香港,
我感觉到大湾区的活力是远超长三角的。
三、什么叫大湾区的活力呢?
这三个城市离得很近。
我觉得离得很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你自己在深圳生活和工作的时候,你北上一个半小时可以去广州任何一个地方,特别是珠江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