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
这次在硅谷待了整整十四天。
回杭州的下午晕头转向,我有点儿不知道,我的家在哪里了。
第十三天的晚上,我开始反复刷地图,一会儿看旧金山的街区,一会儿搜杭州的天气。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只知道身体里那种“想回去”的感觉又开始了。
在硅谷的前几天,我是兴奋的。
每天都有新的刺激:新的人、新的故事、新的思想。
可兴奋过后,是漫长的寂静。
晚上回到酒店,街上没声,房间很亮,心却一点点暗下去。
我开始觉得——自己在努力「制造意义」,而不是「感受意义」。
我安排见人、做项目、跑会议,但那些事儿都像电流的外放,发完热,就空。
而且我发现,我不是想念中国。
我想念的是一种「被连接」的状态。
我想念被团队、被家人、被量子、被信息流包裹的感觉。
我想念那种无处不在的「被牵引」。
每到美国第十天,我开始焦虑。
不是不舒服,是太空了。
美国的空间太大,大到连空气都没有欲望。
在杭州,我每天都在「连接」:有人叫我开会、有人找我吃饭、有人等我开直播。
这种密度让我焦虑,也让我踏实。
因为我被看见。
而在硅谷,没人看我,我安静得几乎听不见自己。
我试着看书、运动、写字,但当一切外部的能量都没了,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谁。
那种虚无的感觉——像被拔掉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