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与 2020 的淘系:行业崛起与下滑、算法流量分配规则、典型案例」,这是张杨在 2019 群响年终操盘手大会的分享主题。
张杨是嘉盛合的创始人,淘系站内操盘手,站内运营一直是新国货品牌的弱项。
我们邀请张杨从淘系 2019 的宏观大盘变化、淘系的老工具的新玩法和透析经典案例,开年转完电商三个部分来分享她独家、深度的精彩操盘观察。
本次分享全文共 1.1 万字,我们摘录其中最精华的金句和框架,供各位参考。
大家好!我今天看了一下,来的嘉宾分享案例,基本上我是 16%的唯一的一个女性。
今天早上许培嘉老师,还有国平老师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玩法方法论,还有大盘的情况。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偏微观的操作层面的信息和玩法。
今天的分享主要是有三个部分,一个是 2019 年的宏观的大盘的情况,我找到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快消品品类展开给大家讲一下。
第二个是大家很关心的在淘内有很传统的工具,有没有新的玩法。
我今天听过最多的高频的问题就是,是不是淘内的流量已经达到了红利结束了,没有再增长的可能空间了。
我通过这个来跟大家分享。最后是我今年所做的一些经典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微观跟大家来讲具体的电商的操作。
关于宏观大盘,2018 年末的时候,美团的王兴说过一句话,这句话也被老罗搬到了他得到的朋友。
2019 年是过往最艰难的一年,也有可能是往后的十年里最好的一年,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
我们就在这个月做了一个快消品的咨询项目,统计了整个 2019 年的盘子,发现了从 18年到 19 年,在整体卖家的数量上,下降了将近 30%。
在有交易的卖家里面,下降了 12.9%,但是有趣的一个数据是,在 2018 年到 2019 年的时间,实际上买家数量上涨了 30%,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快消品品类。
所以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大概能看得出来,其实在 2019 年短短一年之中,死掉了很多商家,而且基本上都是小商家。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买家数上涨了 30%?能猜想一下吗?
实际上在 2018 年的时候,我没有拿到 2018 年的数据,但是我能看到后台的大盘情况,18 年相较 17 年,在买家的访客数上面,历年来快消品首次下降,2018 年拼多多上市了,拿走了阿里很多消费品的市场份额。
在 2019 年阿里最大的一个任务就是不断的拉拢大的 IP,从一些李佳琦入场,把他们的粉丝带进来,同时也有大的快消品品牌,还有新兴的快消品品牌,拉入场,让这些快消品帮他们带流量。
大家猜想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优衣库,还有一个是女装,或者是最接近我们当季女士大衣,你们猜想一下女装和优衣库,哪一个词在淘内的搜索指数最高?优衣库。
优衣库的搜索指数已经高于了服装女装,包括我们当季的大衣面服所有的搜索指数,证明阿里已经没有再给这些品类带流量,反而大的品牌给阿里带流量。
这个数据其实也很残酷,这个数据是统计于我们刚过来的双 11,双 11 在牙膏这个品类里面,仅仅是 11 月份,整个销售额是 3.5 亿,牙膏这个单品是 3.5 亿。
在 3.5 亿里面,前20 名的商家吃掉了 60%的市场份额。前 10 名的商家,吃掉了 53%的市场份额。
其中天猫超市吃掉了一个亿,3.5 亿里面,仅仅天猫超市吃掉一个亿,这里面有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大者越强,强者恒横强。
我们今天到场的有很多在做一些先进的互联网品牌,你们在想,我们还有机会吗?
这些巨无霸已经横在前面了,我们可能是最后陪跑的商家,我们还有没有获取流量的机会,在下一章节有一个 PPT,我们深度剖析,我们如何把巨无霸打死的一些方法。
传统物种,刚才所分享的是 2019 年我们的卖家和买家的情况,其实留给卖家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了。
因为更多大的品牌商挤进来吃这个盘子,我们传统有供应链的,包括工厂,包括品牌商,他们传统的分品类的方法,传统的物种就是标品和非标品,大家对这两个概念有自己一定认知的。
我们讨论一下,这个是典型的标品速溶咖啡,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搜过,咖啡按照销量排序,这家是销量冠军了。
他们的价格是三毛钱一杯,买 19.8 元或者是 19.9 元,第二件半价,加总能拿到 120 杯,通常很标品类的产品,它们的特点就是价格低,就是打低价,高复购,消费者买完之后,隔三差五再买一件,一个月就会复购,还有刚需,这是它每天都要用的,每天都要喝的。
通常标品类的这些玩家,常规的阿里系淘内的商家的玩法很简单,就是三板斧。
先是低价冲量,我们通常冲量用的方法就是淘客,把自己的销量排序卡在前三,因为是入口的产品,消费者一定会看销量,按照销量排序有一定比例,大概 40%的消费者,按照销量排序购买。之后卡到前三之后,怎么办呢?
我现在已经每天都在割韭菜有稳定的流量进来,接下来是扩充产品,通过不断的延长产品线来加深这一类用户的复购。
比如说我卖速溶咖啡,我接下来开一个链接,咖啡伴侣,比如说茶类的健康饮品类的产品,这是我们常见的标品类的玩家,就是靠低价冲量。
第二种是非标类的玩家,他们的典型特点是服装、女装、高毛利。
同时伴随着的是高退货,我见过一个商家,女装做的体量很大的,他们的退货率已经很低了,在行业内有 50%的退货率,已经很低的一个退货率了。
我还想分享一个,我做过的一个案子,这个商家他是卖女鞋的,在淘内 16 年的时候,卖的是高端女鞋,它的皮质是蛇皮。
简单来说,在座的很多富婆,你们买鞋觉得过千元往上才算是贵,或者过万元网上才是贵。
在淘内是 600 块,蛇皮的鞋,它玩了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所有上架的产品,消费者如果购买了之后,穿了三个月,他会上新,如果他觉得脚上的鞋过时了,不好看,他可以申请换货。
只需要补充,他下面上的下一季产品中间可能会有一些差价,只需要把差价补齐就能够换货。
当时我们听到这种模式之后,觉得他完全在玩火,我在想他什么时候就倒闭了。
我在想这个人赶快把这个人从朋友圈拉黑,省得他向我借钱。
后来发现没有死,他还活的很好,他在赌,在花 600 买鞋,都是有一定的经济水平,这些人都有一个面子问题,觉得自己穿了三个月,不好意思找卖家换。
另外一种是太麻烦,因为她太忙了,没有时间操作一系列的事情,还要打包,叫快递小哥取件。
因为这些问题,他最后实际上原本在女鞋行业,30、50、60 一双的女性高跟鞋,高达 80%的退货率,到他们这一家,开放了退货,但是实际上的退货率只有 30%。
退换货率只有 30%,这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还有一个是我操作的一个纸尿裤的案例,我也想分享一下,纸尿裤大家都知道,有宝宝的家长们都会清楚,他就跟家里用的抽纸一样,一旦开封没有办法退,包括内衣也是这样的。
我们是整个电商行业里面唯一一个保退的,这个不是退货,是退款,我们当时做了性价比高的纸尿裤,一包 20 篇,一包下来只有七八块钱,退给我我还要承担消费,我还不如给消费者一个面子。
只要你发现各种场景不对,只要你心情不好,今天跟老公吵架了,我要退货,我要欺负一下淘宝的旺旺客服,可以,我退款不退货,你可以把你的货品送给邻居,或者送给二宝穿都可以,纸尿裤的保质期有三年。
我通过这个事情收获大量的好评,售后的好评,你们能想象到吗?
很多一开始说,漏尿,这是我见过最良心的商家,这里埋了一个伏笔,差评百分之百会看,当你在差评埋一些好的追评,他对你消费者转化率的效果会异常的高。
所以在非标类的玩家里面,通常也是三板斧。
一个就是重在颜值,一般做女装的老板,或者是做像买手店类的产品,设计师品牌。
他们最重要的还是看款式,重在颜值,很多大品牌都会拿到像法国意大利去街拍。
为了展示的是它的调性,还有人群标签,不同的价格段,卡的是不同的人群,阿里通常在人群标签的判断是通过什么判断的呢?
是通过支付这个动作,它是双向打标的,作为一个买家,它在阿里点击了支付就证明他是能够对这个产品,对这个价位,和这种类型,还有包括这个产品在卖家。
在上传后台的时候,会把它的属性标记齐全,所有关于卖家标记的标签,都会打在这个消费者身上。
同样这个消费者,他在淘内,包括在支付宝,甚至在线下打车,他去酒店住宿,他所有使用支付宝的信息同步给商家,这种信息是双向达标的。
所以在标签上维护的好,你会发现,在店铺内,承受得起这个价位段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之后,会有更多精准的标签人群进来。
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标签好不容易拿来的成交的人,我们维护在私域上面,这是我们非标品类目的玩家手段。
新物种是什么?这个概念是我们今年,也是做了大概不下 60 个案子之后,总结出来的。标品中的非标品
这两个品牌大家都见过,这是一个咖啡,叫三顿半,还有拉面说,这都是今年非常火的电商产品。
他们是传统的,完全是标品,像刚才我展示的咖啡的案例,三毛钱一杯,这个三顿半,大家知道它多少钱一杯吗?
这个是促销价,折算下来,这上面有一克一克每一克就是一杯。这种咖啡在一个盒子里面有 24 克,折算一杯是 7 块钱,它有冷脆,还有冻干,种类有很多,大家知道它在薅谁的羊毛呢?
瑞幸。大家都喝过瑞幸和星巴克,星巴克最便宜的是31 块钱一杯。
瑞幸怎么也要十几块钱,它是 7 块钱一杯,它从口感,再到它的产品的颜值,再到它比瑞幸更多的方便度,我们叫外卖一个小时才能送过来,它是我们想喝随时可以冲泡,很方便。
这一类咖啡,占据了很多年轻女性白领的工作台。他们是咖啡的用户,但是他们不是速溶咖啡的用户。
通过消费升级,他们需要每天,需要喝星巴克和瑞幸,以他们的待遇,每个月的收入买不了那么多,保证不了每天一杯。
除了偶尔装一个逼格,可能三顿半这类的咖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然后拉面说也是一样的,在拉面说之前,我们通常听说的方便食品类似于康师傅、统一,传统的速食面离开了市场舞台,拉面说以新鲜的肉和新鲜的汤料作为它核心卖点,复购率非常高,差不多有 30%左右。
包括三顿半,三顿半这一类的方便咖啡,方便高端咖啡,它大概的复购率我知道一个品牌,也是今年我们在做的一个品牌,它的复购率有 50%,它的裂变能力有 30%。
现在这个品类,这个细分品类,很疯狂。这类产品三板斧是什么呢?
颜值高、卖点好、做品牌,靠的是什么品牌?口碑。
还有一个小细节,我想分享一下,我看到三顿半的后台,它 95%的用户都是来自于品牌词,我当时下意识的认为,他应该做了很多内容营销种草,小红书像抖音之类的渠道。
但是实际上,我去这些渠道上找了,他并没有做太多的,它只是泛泛做了一下,非常佛系,后来我说他一定线下有很多门店,我知道这是一家长沙的企业。
后来我听说,他们在长沙只开了若干家,还不是很大的覆盖面,但是它的访客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特别是一二线城市。
那么它的访客 95%以上的访客是来自于三顿半这个品牌词是来自于哪里呢?复购、裂变。
因为我们在做咖啡,所以我们针对于咖啡的用户,我们抽取了一千个样本,在里面打电话,去了解什么呢?
了解它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这个产品的。里面有将近三成的用户说,我是通过朋友转介绍知道的。所以好的产品自带流量。
非标品中的标品。刚才说了,优衣库它做的是基本款,就是人手一件,女士的打底衫,传统女士的衬衣,好一点的料子要八九百甚至要过千,但是优衣库是 99 元,基础款,非常方便要每天上班,去办公室的女性。
所以明明是可以靠一种非标品的属性,靠自己的款式卖出溢价,但是卖出了非常接地气一个价格,使得它进入了千家万户的衣橱。
刚才上面我剖了一张飞利浦的电动牙刷,这个是我操作的贝医生牙刷。
我记得三四年前,电动牙刷的普及率不是很强的时候,一个电动牙刷要一千多,我用的比较早,当时买的是飞利浦的。
当时贝医生出来,它的价格是 99 元,我跟你的卖点一样,我跟你的功能一样,颜值不相上下,我 99 元,它是 1699 元,你跟我干呀?
所以非标品中的标类玩家,他们做的是什么?产品极致,价格极致,玩法三板斧,供应链能力,扩大推广,自带流量。
这个供应链能力就是我所说的,我们想要把我们的空间,就是我们如果想要做品牌。
我们需要把我们空间让给渠道,让给广告商,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做自带流量的产品,我们需要把这个空间让给消费者。
所以我们需要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来支撑我们去做这件事情。要不断的拓宽我们产品线,保证我们的产能来去提供给消费者最物美价廉的产品。
再接着一件事情就是让它自带流量,不断的推广,不断让更多人知道,同样在做这件事情的陆岛,应该很多上海和北京的小伙伴都听到陆岛这个品牌。
明明可以靠颜值,偏要做性价比。不打价格战是一种本事,这是非标品的标品玩家。
新物种等于跨界打劫,我们把所有利让给消费者终端,大家都在打价格战,我偏好部分打价格战我非要把颜值提高,卖点提高,垂直打一个人群,获取他的流量,这就是跨界打劫。
而跨界打劫的本质是什么?是代际更迭,代际是听的最多的一个词,今年还有一个词是初老,90 后、95 后热水里面泡枸杞,我们要做养生操,等等的,都是一种很典型的事情。
我们新的时代的消费主流,消费者在变化,有很多知名的产品,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代际更迭当中,会有很多新的品类重新洗牌。
虽然前十名的商家,吃掉 50%的市场份额,但是最后的逻辑是什么?这十个人不断的在变化,所以还有没有机会?当然有机会。
老工具,新玩法。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商家,你们其实都自己操作过后台,所以一些传统的操作,我就不讲了。
但是我来讲一下,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几个坑。
现在目前直通车后台是有智能推广,所有商家觉得智能推广投产特别好,有时候智能投产一打开,有十个投产,大家超开心,我好像不用再雇一个车手了。
标准推广和智能推广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是操作的区别。
这个是很典型的通过智能推广的直通车,搜干燕窝看到的是即食燕窝,一般搜干燕窝目标是买后面三个,并不是第一个。
但是这就是智能推广,它的逻辑是什么?
我把整个互联网上跟燕窝搜索指数高的词做成一个表,按照搜索指数排序,我把前十名,前二十名搜索指数高的词全加进去,这里面包括即食燕窝,它只管大数据,加进去之后,它发现我成交了。
但是你后台如果那个数据你是看不到的,就是智能推广投放的结论,你如果看到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投放成功都是来自于品牌词加品类词,比如说你做小 A 这个品牌,小 A 燕窝,这个本来从 SU 就能成交的部分,干吗要花钱买呢?
所以标准推广和智能推广相比来说,更大的意义是在于,你作为一个人,你作为一个投手,你需要把所有的对你来说,没有价值的词初步筛选掉。
而不是普遍的广泛的毫无边界的去投放,因为你的每一分钱,CBC 现在的费用不便宜的,每一分钱都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这就是智能推广的一些坑。我希望大家花点时间去学一下投放的逻辑,其实不难。
拿直通车来说就是三个部分,关键词、人群、创意。关键词从词的表里导出,相对来说和你的产品最匹配的词,同时搜索指数最高的词,同时转换率较高的词,把它加入进去。
然后去测,在测关键词的时候,你要保证你的人群和你的创意都是不变的,当你打算去做任何一个实验的时候,你要保证你的其他的条件因子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样的结论是最准确的。
同样人群毅然,你要把 18 到 24、25 到 30,31 到 35,乃至往后所有的人群都加进去。
你不要通过自己的臆断,我就是针对女性用户的,不把男用户加进去,大家知道吗在 19 年化妆品用户增长最快的是男性用户。我们的姐妹越来越多了。
再讲一下淘客,这个是拿了超能的案子来讲的,超能在今年的 7 月 31 号,新起的一个链接,他说你怎么能看出来是新启的?
大家看成交数和访客数。它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在 8月 11 号到 8 月 13 号搞了一波淘客,最左侧这一列是淘客,堆了有两万多单,你会发现有一些数据发生变化了。
首周的支付转化率上升了,从 10 个点涨到 16 个点,直通车转化率从 4 个点到 10 个点,淘客更不用说了,所以开淘客到底是为了什么?
你如果 CPS 每一单都是赚的,算我没说,90%的商家开淘客都是亏的,我问你开淘客是图什么?赈济灾民吗?
所以我们开淘客其实是为了卖,为了卖,所以我们要非常的清楚自己开淘客的目的就是堆基础销量,就是让那些门单,我去喜茶,我明明看到收银台并没有什么人,里面的人特别闲。
但是两个小时拿一杯,让我出去逛逛再来领,给我一个号牌,是要造成热销的假象。
名创优品只有 10%是自营的,剩下 90%全是加盟,根本赚的不是 ToC 的钱,造成热卖的假象,他们雇一堆年轻人,线下就是黄牛,看我人多多,他提供的服务是什么?
他提供的服务是,你只需要投一个加盟费,每年投固定的加盟费,我就帮你装修,装修费用你来出,员工的工资你来开,我给你提供标准化的工资,你把这家店开完,地址帮你选,产品帮你铺,货不够我帮你进,然后给你提佣金。
名创优品就是赚的加盟费,这些所有成本都是商家自己出的,但是商家愿意跟他这么玩儿吗?当然愿意,因为有黄牛排队,看起来貌似很赚钱。
他现在已经把自己的店开向国外了。他觉得国内商家教育差不多了,想去国外溜达溜达,其实这也是割韭菜的路径。
超能先把自己的产品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找了一波人,帮他带一波量之后,接下来在首周方面的转化,直通车方面都增强了。
你的月销量只有几百单,没有办法干过巨无霸的,马上要到 1 月份了,大家都知道快消品品类,基本上曲线图,从 16 年到 19 年,只有整体量增加了,但是实际上曲线图是差不多的。
什么曲线图呢?销售节点,每年销售最淡的季节是几月份是一月份和二月份,到三月份的时候,会有一个波峰,因为三月份有开学季,有三八女王节,有春上新,会有一个销售波峰,波峰完了之后,会再有一个波谷,到 6 月份再有一个波峰,波峰是什么?
6·18,6·18 结束之后,再平平淡淡走几个月之后,就到双 11、双12 结束,你会发现全年体量,快消品品类集中在下半年,如果我们在年初的时候,一二月份进场,想一想会怎样?
日常情况下,6 月份 9 月份 10 月份,可能类目巨无霸第一名第二名,他们的月销量是 25 万单,我们望尘莫及。
但是在一二月份,当过年期间发不了货的时候,他的体量可能使 2.5 万单。
所以每年开年的时候,3 月份都是在江山重置的时间,所以一二三月份,大家一定要抓住,新品牌想要挤入我刚才说的盘子里的前 10 和前 20,这是成本最低的入场时间。
加杠杆的免费流量
咱们先从最右边说起,洗发水,这个是首搜,在有 hot 字样的是直通车。
下面那个方框是首搜,但凡我们首搜做的好,首搜是阿里平台给你的,如果我们首搜占比高,我们在这些地方获取到非常多的额外流量,根本没有投放。但是它已经有了,就是我们的手机首页打开看的有好货,淘宝直播,淘宝直播需要我们做的,每日好店,还有买家秀,还有首淘首页。
首淘首页,特别是女装非标品类目的商家,经常问我,我怎么才能爆首淘首页,大家都知道这个流量并不精准。
我把原则告诉他了,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当你的点击率你的主图的点击率是行业均值的两倍,你的转化率大于行业均值,你就可以爆首淘首页。
这些都是内容营销的板块。这些板块里面,阿里现在给出了大概 30%左右的权重。
但是如果想要爆内容营销,这张图不能加 logo,加了 logo 就在阿里的素材中心,判定你不能符合被有好货,每日好店,猜你喜欢筛选的产品,我们保证第五张,回去检查一下自己的第五张组图。
当我们资金量有限,淘内如何投出更高的 ROI?这个是我刚才分享的案例。
当你发现这个类目有巨无霸卖的还不错,你的卖点跟它对标,其实投竞品的品牌即可。
还有销量稳定后,再投品类词,很多商家上来就想收割品类词,通常做法是从长尾流量开始做。
但是实际上这个速度很慢的,我有一个燕窝的客户,9 月份进场,一个月的销量是三千单,现在一个月的销量一万单,仅仅过去两个多月。
高客单的产品,如何婉转内容营销?刚才我讲的几个包括三顿半咖啡类的产品,还有拉面说这一类,很有代表性极强卖点的产品,他们的特点是有极强的卖点超高的颜值,而且有可持续的内容创作能力。
在这里面我分享一个我们做的案例,这个商家是卖运动器材的,他的划船机是大概一万次一件,正常情况下,这个类目下的其他商家,大概平均价格是 600元,它卖 1.4 万,它是怎么操作的呢?
我讲一点细节。他首先去投直通车,去投超级推荐,针对猜你喜欢,购前购中购后去投,能够点击它的人群,不断能够看到它,这个是他埋下的第一个伏笔。
之后他就通过买家秀去做他的买家秀,非常有意识的去做,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找到那么多别墅,不同别墅的角落,把他的划船机,动感单车拉到那边去排。
让一个身材很好的小妹妹去骑,他把这些图剖上去,完了之后,再有条件了,别墅外面有泳池,有草坪,再到草坪上跑一跑,人家晒的是生活方式,晒的是富豪的生活方式。
它所有零件里面物料的原木,把产品的颜值拍的极高。
很多消费者有同理心,看了第一次有印象,这就是富豪的生活,我家里也需要一台,就像抖音一样,我们每天都在刷抖音,都在看,有钱人的美好生活。
这个是我刚才埋的一个引子,类目的巨无霸如何打。
寻求联盟,分布蚕食市场份额,曾经在今年 10 月份有一个商家,我觉得它挺坑的。
他本身是想要在电商上撸起袖子好好的干一把,干电子烟,结果隔月就宣布了,电子商不能在电商上销售,他刚好把所有文件全部凑齐。
当时他的目标很明确,他要打月克,我当时帮他在后台拿数据,看到一个什么情况呢?
电子烟类目,月克占了前六名,电子烟袋,电子烟枪,还有两个一次性电子烟,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当时就很恐怖,他说我要打他,你怎么打?
他的销售额在天猫的第七层,你把一次性电子烟打到类目冠军,你跟他还差三个品,另外三个品,分居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怎么打?
我帮它拆解了一下,用了一个案例,当时有一个小家电类目,这个小家电卖的是什么?
卖的是挂烫机,有一个老大也在卖挂烫机,销量不相上下,但是它很愁,对方吃紧了他,他一抬价,对方就降价,他就想把这家干死。
但是很难干死,倒出来访客量,每天访客量比他多一万,这一万访客量哪来的?
看店内还有一个销售冠军饮水机,我的客户是没有饮水机线的,它就是挂烫机类目工厂怎么办?
我说你也卖呀,你也卖饮水机,他说我没有这个线怎么卖?他也在卖饮水机,我都不知道他怎么找这个的供应链,你到后台搜一下,饮水机的老二是谁,他是饮水机的老大,你找饮水机的老二,跟他说兄弟,难受不?
你打它的饮水机,我打它的挂烫机。你当你的老一,我当我的老一,我们一起把它拉下马,三个月后,市场格局变化了,所以抱团取暖,同志们。
销售额遭遇天花板如何破局?
很多类目,做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个品类我已经没有任何的市场份额,包括我当时操作纸尿裤。
我最大的销售额是一个月做了大概 860 万的销售额在 2016 年,为什么是我的天花板,当时纸尿裤,有尿片、鸟哭、拉拉枯,每一个品类我都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我觉得我好像没有任何的增长空间了。
这个时候我在市场上发现了一家卖孕产妇的产品叫子初,卖产妇孕产包,包括女性的卫生巾,垫子,买一包这个就可以拎着去医院了,现在独立女性都不靠老公,丧偶式婚姻嘛。
她买了这个产妇包之后,她发现卫生巾不错,她之后就复购,我发现这个类目只推一个单品,就是产妇包,完了之后他剩下的单品,放在那佛系的卖,因为他的产品好,复购率很不错。
还有一个婴童类的是卖垫子的,我是小孩子在家里爬行的垫子,卖着卖着发现自己成了销量冠军了,我怎么办?
没有路可走了,结果他发现了,他垫子周边有一个品可以开发,就是围栏,小宝宝爬着爬着撞墙了,就爬出去了,他就弄一个围栏,把爱动的宝宝围起来,做的也挺大了,这个老板就焦虑了,我下面该干什么?
如果我停止了,就会有围栏的第一来打我,我停止了垫子也会来打我,我就是一个靶子,他想到了,我在垫子上该干吗?
卖玩具。他就给小孩子,从开发玩具开始,他走上人生的巅峰,因为他再也不容易找到终点了,现在小孩子一二三四岁玩的玩具都不一样,现在都讲断舍离。
妈妈都不愿意断舍离自己的化妆品。但是断舍离宝宝的玩具。
蜜芽的总裁曾经跟我们交流过这个问题,他们曾经在线上针对母婴这个垂直赛道做到了很优秀的顶峰,他也非常焦虑,怎么获得更大的公域流量。
他们做个兔头妈妈,包括京东和淘宝,深入到这些流量里面,他获取到这些流量在干吗呢?获取到精准用户干吗呢?
他想不断延长消费者的周期,卖什么?卖教育。从婴儿的用品开始,到宝宝五岁六岁开始上小学之后,对于婴儿用品这件事情的使用周期已经结束了,那么教育就开始了。
我们的家长就是一茬一茬在虐待我们的孩子,自己没有达成的理想,让自己的孩子达成,所以卖教育,无限延长。
所以通过这样不断的延长消费者的生命周期,可能我们就一开始付了一个 CPC 的费用,把这个消费者带进来,我们通过延长我们的产品,不断满足此类用户的需求,不断延长跟我们发生关系的时间。
这个是刚才国平老师有分享过复购这件事情,我有一个客户,他跟我讲说,我的新客户投产是 2,它的复购率极高,有 50%的复购。
当你的复购率有 50%,裂变能力有 30%的时候,你只要保证投产是 1 比 1,你就已经持平了。
甚至也有可能会盈利。因为我们估计的是只有一次的裂变。
所以高手之间过招要算大账,以前我见过一个最扣的直通车现在投手,他把时间、地域、人群,我可以告诉大家他是卖什么品类的?
他是卖避孕套的品类,针对那个人群特垂直,虽然我不是很懂,他卖的是小号的 S 码,把所有小号的词全投了,无比精准,你说笑的人,代表啥呢?
他发现自己直通车投到一定程度投不出去了。证明我们中国男性同胞还是很给力的嘛。所以它打的是很细的方面。
我后来就做了一件事儿,帮他把和和地域时间稍微调整一下,他发现好像起来了。
我说其实就是你太抠了,你老想自己投产一定要为 2 或者是一定要为 3 是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你打开自己的后台,你的战况好厉害,结果都是品牌成交,那算什么投产,我们要算整体的大账,要了解我们的产品,了解我们的产品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净利润。
这个时候才能非常有底气去投,今天给爷投个 1 就可以了,我很满足了,是复购和裂变带来的底气。
总结两句话,数据运营能力是精细化运营的基础,现在阿里是一个很激烈的赛马机制。
在这个赛马场里面,你真的不需要跑第一,你只需要每天比你的竞争对手多一单,就 OK,多一单从哪里看呢?通过数据看。
有很多,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商家,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你竞争对手卖了多少,转化率多少,点击率多少,你只要比他好,你就能拿到更精准好的流量。而且这个流量可以伪装。
第二个洞察数据背后的消费者逻辑是进阶。
我们不能光看流量本身,我们还要看流量背后的逻辑,这个就是消费者的行为,拥有这两个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顶尖的操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