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资料库
会员库
搜 索
张小龙谈做产品的原则
2021-03-15
搞流量,来群响


这是刘思毅的第 316 篇原创,

持续日更,做最懂流量的创业者。



这是我阅读张小龙的 8h 文档的第四篇读书笔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价值。


我才阅读了 2 个章节,当然,也许这两个章节是最精华的吧,怎么会有那么多对我觉得有启发的大白话呢。


张小龙作为产品经理,给我的激励确实在我做业务上的,瞬间觉得,万事万物的业务,是相通的。


产品和组织,是相通的,在这篇中,我核心的感触来源于此起点,与各位读者共享。



1,


产品是进化出来的,而不是规划出来的。


微信的每个版本的确定,越靠后越好,这取决于当时的整体用户环境,以及对当下环境的判断。



2,


有 DNA 的产品才会进化,DNA 是产品的价值观和认知。


以上两点,组织也是如此。



3,


把用户分为高中低端,是不道德的。


我们常常给产品做定位,确定是面向哪个用户群体的,比如高端用户、低端用户、中端用户。


这样做是很不道德,因为人的高中低端并没有一个标准。


我们从邮箱到微信,做的所有事情没有高中低端之分,好的产品应该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这一点应该适用范围是工具类 to C,社交产品,我觉得还真的要分人群)



4,


要先做产品结构,然后是功能细节。


微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产品,因为微信里面包含的功能非常多,如果列清单,这是非常恐怖的,


但是大家用到的微信没有特别复杂,看起来挺简单的,以至于我们做了一个新版本,你都找不到它有什么新功能。


那是因为我们把微信的骨骼梳理清楚了,枝叶的东西藏得很深也没有关系,这样整个产品不会乱掉。



5,


功能模块之间是有机联系的。


举例是,朋友圈相册有了,就不需要有微信多头像了,一个头像 + 相册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产品是由很多独立功能堆砌出来的话,那很危险。



6,


设计就是分类。


我们发现在做很多产品的时候,做的不好往往是分类分得不好,几乎大部分工作可以归结到这一点。


哪怕是写一篇简单的文案,一个用户的通知,到怎么去定义一个产品特性,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分类有没有分好。


只有分类分得好,对用户亲切易懂,对产品才显得结构清晰。


张小龙举例说明,就是为什么微信坚持 4 个 Tab,Tony(腾讯创始人)老提需求,总是觉得可以加 Tab(典型的老板视角),张小龙坚决不同意。


最后约法三章,微信两年之内,只有 4 个 Tab,不允许变,因为 4 个简单,5 个复杂,对整个产品有破坏性的打击。


张小龙说,在做朋友圈的时候,也没有做第 5 个,Tony 问我,入口是不是太深了,张小龙说,已经订过协议了,不能改。


这个是有好有坏的。


(直到今天,微信仍然只有 4 个 tab)



7,


抽象才能化繁为简。


所谓抽象,就是我们如果有 100 个需求,我们能把他们汇总成 10 个需求,从而派生出 10 个需求,那我们就做了一个很好的抽象。


如果能汇总出一个需求,就更好,一个需求就代表了所有的需求,这需要我们抓共性,其他只是颗粒。


张小龙举例,我们没有为每一家内容,每一种内容做特殊的定制,我们只有一个账号体系,高度抽象化,不同的内容可以放进来。



8,


越简单的分类越易于接受。


微信会升级,但结构和界面依然会保持简单。


(读到这里的感受是,原来简单和潮流感完全不矛盾)



9,


找到需求背后的本质需求。


举了一个朋友圈是不是应该分组的功能需求,说背后的本质是,屏蔽掉关键的几个人,而不是很多用户说的:没有分组,就不会发票圈。


认知到这一点之后,就不会先做分组,然后再做票圈。



10,


面向场景做设计,而不是面向功能列表。


苹果设计师 Jony 说 —— 如果你想要某功能的话,去买 HTC,或者三星就好。


功能脱离了场景是没有意义的。



11,


面向场景,我们才能取舍。


面向场景,我们才能想到,为什么我们不要在线状态,因为手机永远在线;为什么不要 PC,因为 PC 离线,消息失去及时性。


我们在微信上做的比较成功的一点是,改变了很多用户的 PC 的习惯,不会用再见来结束微信里的聊天,因为没有这种会话的状态。



12,


让功能存在无形之中。


做功能的时候,总是喜欢把新功能摆出来,总是怕用户不知道我们有什么新功能,这是新手的做法。


张小龙说,这句话来自马化腾。



13,


不要过度设计。


不要去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多枝叶都是可以去掉的,不要太过分。



14,


要区别手机和 PC。


计算机是个环境,手机是个肢体。



15,


宁愿损失功能也不要损失体验。



16,


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


不要为了设计去解决问题。



17,


创新,还是抄袭。


张小龙这样回应「朋友圈被说抄袭 ins 和 Path」


我们很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说别人抄袭,一个人自己很平庸,所以希望别人也很平庸,评论别人抄袭能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我们需要允许别人获得安慰的权利。


但是,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来自知识的积累,而不是凭空的想象,所以我们不会有机会重新发明一次电话,因为电话已经有了。


但发明了电话一百多年以后,还是很多人在做电话相关的产品,那是不是大家都在抄袭贝尔呢。


所以我们说的创新,并不是凭空生出什么东西,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用很多过往的知识,但是我们做的事情必须是新的,也总会有自己的做法。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点子,可能都会有人尝试过,连「摇一摇」都会有人调侃说是农夫山泉发明的。


所以我们不要在意你用的知识是否有前人用过,但是你可以以新的方式去使用它。


所以大家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想着要跟随用户,而不是跟随别的业界产品。


最终我们面对一些指责的时候可以用产品说话,当微信达到一亿用户的时候,我们对外发布了这个消息,这是最好的用产品说话的时机。



以上。


扫码加我好友 qunxiang16,可以领取我找到的【张小龙 8 小时分享实录PDF】,书已经断货了,资料大家不要错过。


流量圈
08-01
#资源对接 资源:29年凉拖鞋工厂,可定制,也可一件代发。 需求:寻觅社区团购、供应链、电商平台等与有销售渠道的客户合作。
08-01
资源:会员准备做一档节目,结合媒体+文旅+地域土特产+电商,一共有 30 集的现场实地拍摄,现在就会开播售卖,所以想寻找有大量私域的群主,合作共赢 需求:寻找手上有丰富私域,50+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合作模式:具体详聊
08-01
求助 有没有 能够把多个平台的订单汇总到一起,然后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方法 推荐呀?
07-30
需求:招募达人签约视频号平台全流程孵化合作 具体要求:base浙江 30+岁以上女性达人 账号已有粉丝基础最好(平台不限) 提供: 1.业界头部MCN成熟视频号运营团队 2.全流程孵化:内容+私域+直播+商务 3.业界顶级商务资源行业一线视野和最新信息
07-29
招聘岗位或者合作:视频剪辑 1.负责各类视频剪辑项目,包括宣传片、采访、纪录片等; 2.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剪辑,运用特效、音效等手段提升视频质量; 3.有基础拍摄能力,会使用相机摄像机灯光等基础设备,确保剪辑风格与团队整体构思相符合; 4.协助完成团队其他工作,如素材整理、后期制作等。 请附上往期作品集和简历联系
群响活动
群响 · 女性赛道变现大课(大女主、大美业、疗愈情感)
火热报名中
群响 · IP 变现实操大课(视频号丨小红书丨抖音)
火热报名中
群响 · 刘思毅IP操盘手直播课「回放」
火热报名中
直播专享· 存量时代的 IP 新策略
火热报名中
群响 · 小红书商业模式变现大课
火热报名中
群响·视频号直播全案操盘课
火热报名中
群响·刘思毅私域5年大复盘
火热报名中
走向新个体时代·直播回放
火热报名中
年轻人的第一桶金·创业成长录播课
火热报名中
群响·视频号直播操盘课
火热报名中
群响 · IP私域班
火热报名中
群响·公转私偷流量课
火热报名中
2023 群响流量大课 · 挖掘利润点(广州)
火热报名中
2023 群响流量大课 · 挖掘利润点(杭州)
火热报名中
2023 群响流量大课 · 全域抢利润(杭州)
火热报名中
群响四周年·12h直播大会(回放)
火热报名中
新个体搞钱成长系列课
火热报名中